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聪聪)记者从银河航天获悉,12月17日2时5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以“一箭四星”的方式,成功将银河航天承担研制的四颗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卫星(航天宏图PIE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11月21日,在首届明月湖空天信息产业国际生态活动上,银河航天透露,目前其正在开展新一代通信卫星的研制工作。这种卫星外形像一个“太空飞毯”,平面上既有可以通信的天线,又有可以把太阳能转换成卫星能源的太阳片,是一种相控阵天线和太阳翼一体化的通信卫星。
解码“梦工厂”·探寻新质生产力原标题:批量“造星”抢滩太空新基建(引题)银河航天:让卫星互联网触手可及(主题)北京日报记者 孙奇茹中国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首次出海!不久前,北京商业航天企业银河航天与曼谷高校合作,在泰国实现低轨卫星互联网宽带通信网络试验验证。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2024年4月24日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航天日活动期间,由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国航天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航天大会”也在湖北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记者了解到,目前多家企业单位已带上自家产品亮相大会。银河航天“翼阵合一”卫星在轨模拟图。
目前,银河航天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卫星平台型谱,包括平板堆叠式卫星平台、1000公斤级通信卫星平台、700公斤遥感卫星平台、灵巧型卫星平台等,目前是国内估值最高的商业航天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商业航天及卫星互联网领域首家独角兽企业。
2023年7月23日,银河航天灵犀03星成功发射。不同于常见的卫星,该星是我国首款使用柔性太阳翼的平板式卫星。在此之前,我国在太空中验证并使用的柔性太阳翼有且仅有一个案例,就是在中国空间站上。柔性太阳翼是如何研制的?
在浩瀚太空中,随着批量化生产的卫星不断发射,大量卫星绕地球接续飞行,全天候提供无缝实时网络覆盖…银河航天联合创始人高千峰说,银河航天瞄准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领域,用了4年时间,从组建团队到设计卫星、制造卫星,再到小批量生产卫星,不断突破新技术,奠定了企业竞争优势。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年以来,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我国商业航天产业正在迅速成长,驶入了规模化发展的“快车道”,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注入新的动能。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这几天正在加紧建设二号发射工位。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2025年1月17日12时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天路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天路一号卫星是由银河航天抓总研制的中高层大气临边探测遥感卫星,用户为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