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闻网6月5日讯(记者 冯耿姝 通讯员 王红)今日,记者获悉,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结构性心脏病团队成功为一名二尖瓣P3区重度反流患者实施全麻下双夹植入术,标志着该院心内科结构性心脏病诊疗技术跨入国内一流水平。
二尖瓣关闭不全,术前超声提示。二尖瓣重度反流,反流面积达9.7cm²。术后,张伟峰主任介绍:目前,中国心脏瓣膜病患者人数众多,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约有2500万人正遭受瓣膜病的影响,其中二尖瓣病变的患者占比较大。
日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董建增、陈魁带领多学科心脏团队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医师王建安团队的协助下,成功应用经导管二尖瓣瓣膜夹系统为一位二尖瓣大量反流患者完成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手术。
12月14日,滨州市中心医院心脏外科手术团队成功为一名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近日,68岁的李女士因多次心衰,来到滨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自述体力明显下降、胸闷、气短,动则加重。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长、急诊科学科带头人、胸痛中心主任陈玉国,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科主任,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瓣膜中心)副主任李传保团队,联合麻醉、心脏超声等团队成功为一名急性心肌梗死后乳头肌断裂、急性心衰、血流动力学极度不稳定的患者紧急施行了经股静脉二尖瓣钳夹术(Mitra
二尖瓣反流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近日,普陀区中心医院心脏中心团队成功为一位重度二尖瓣反流的患者实施了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微创手术,标志着医院心脏中心团队在心脏瓣膜介入治疗领域取得新的突破,跻身全市乃至全国先进水平。
记者 刁明杰近日,青大附院心血管外二科副主任、病区主任常青团队成功完成经心尖微创二尖瓣夹合术,青大附院成为全省首家可独立完成该手术的心脏中心。患者薛先生今年60岁,4年前出现胸闷、憋气等症状,并患有股骨头坏死,近期因胸闷、憋气加重来到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心血管外二科就诊。
12月1日,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心内科主任王治平、副主任赵宇红团队使用经导管二尖瓣钳夹系统(MitraClip)为一位二尖瓣重度反流患者成功实施了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成型术(TEER),此次手术不仅填补了医院此手术的空白,也标志着医院心内科经导管二尖瓣介入治疗迈入新里程。
近日,在河南省胸科医院介入手术室,我国著名心血管内科专家、河南省胸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袁义强同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河南省胸科医院副院长朱汝军一起,带领多学科专家团队为一位70岁的张大娘实施经导管缘对缘二尖瓣钳夹术。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月8日讯(通讯员 唐颖 李文娟 孟天笑)1月4日,在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教授宋光远的指导下,邵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刘鹏带领团队为一名功能性二尖瓣重度反流患者成功完成MitraClip(二尖瓣钳夹术)植入。
图说:市一医院心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为患者手术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二尖瓣反流是指心脏左心室与左心房之间的单向瓣膜关闭不全,好比“心门”失守,血液从左心室反向流入左心房,可能引发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
南都讯近日,在北京阜外医院的多模态数字化手术室,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在心血管多模态数字化手术室,使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手术机器人系统,为深圳阜外医院的七旬患者成功实施机器人远程“单纯超声引导下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这是一次跨越2000多公里完全远程操作的心脏手术。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张阳图/受访者提供近日,在第15届逸仙国际心血管病论坛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陈样新教授向记者介绍了向基层医生推广治疗二尖瓣反流的创新技术——尖瓣钳夹(TEER)术的经验。
近日,在达州市中心医院心脏血管外科,新开展的达州市首例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为心脏病患者带来福音。50岁的患者李某,因“双下肢水肿3+月”被收入达州市中心医院心脏血管外科。经过细致诊断,李某被确诊为二尖瓣重度反流,需进行手术治疗。
封面新闻记者 邱添九旬老人“心门”失守,因“高龄+多疾病”无法承受开胸与长时间手术,该怎么治?封面新闻记者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获悉,该院心脏内科陈茂教授团队,近日成功为一名97岁高龄二尖瓣反流患者实施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刷新了中国TEER手术最高年龄纪录。
红星新闻记者今日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获悉,近日,该院心脏内科陈茂教授团队成功为一名97岁高龄二尖瓣反流患者实施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为老人关上“心门”,也刷新了中国TEER手术最高年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