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强权与弱势的交织中,和平毫无疑问的成为了一种奢望,曾几何时,中国人民也受困于此,那一代人们的记忆中只留下了列强的铁蹄声,时任中华民国外交总长的陆征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弱国无公义,弱国无外交。"其实这句话不仅仅适用于饱受侵略的中国,同时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写照。
1963年的春天,一场灰姑娘嫁给王子一般的神奇婚礼,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小国锡金Sikkim举行。新郎是锡金的王储帕尔登·顿杜普·纳姆加尔Palden Thondup Namgyal, 新娘荷普是来自美国纽约的Hope Cooke。
1982年1月29日,长期流亡在美国纽约的锡金老国王去世了。29岁的王储继位了,并向世界宣告他是新一代锡金国王。可是,锡金王国在哪里呢?早就在印度的肚子里,成了印度的一个邦了。于是,年轻的锡金国王欺骗着自己:终有一天锡金回来。他谴责着印度,他不承认印度对锡金的主权。
我们知道锡金在1975年被印度吞并,中国在2003年已经正式承认了锡金是印度的一个邦。可以说,锡金已经灭国,就像当年的波兰那样,要想复国,就看有没有别的大国帮它一把,或者能不能诞生居里夫人这样的大牛人。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政权更替,朝代消亡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中国历史有唐宋元明清代代更替,国外也有神秘莫测的锡金王国,已亡国尽五十年,国王犹在,企图复国。与中国的渊源锡金王国这个仅听名字就觉得神秘莫测的国家,地理位置同样隐蔽优越。
20世纪以来的亚洲,有两个国家对领土有超乎寻常的执念,一个是二战前的日本,一个是二战后的印度。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二战后独立的印度,和周围邻国打了个遍,用分裂、控制、占领的手段,打造了一个所谓的“印度安全圈”。
例如国家之间就有着自己运行的规律,弱肉强食,国力弱的国家自然就要被强的国家欺负,甚至是吞并,这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众所周知,东南亚地区的老大哥是印度,无论是在国土面积上还是在军事实力上,他们都是远超周边国家的。
在喜马拉雅山南麓,靠近印度咽喉的西里古里走廊地方,在48年前曾存在一个山地之国,它曾把控着南亚次大陆通往西藏的门户通道,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被认为是“中印的战备前沿”,但作为1975年前的一个独立国家正逐渐被很多人所遗忘,而这个国家的王族至今仍拒绝承认被印度吞并的合法性,并执着地为之独立奔走。
1962年的时候,我国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地区卡住印度的三寸。锡金地区也需要一个强大的势力作为基础。锡金地区和拉萨不是很远,正好可以做掎角之势卡住印度最薄弱环节。锡金王国也不会丢失。印度也不会在藏南地区做手脚。这样局势会怎么样的呢?是不是对我国更有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