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朕”,自秦始皇始,成为皇帝专属的“至尊之称”。其实,甲骨文中已有“朕”字。且卜辞中,“朕”已借用为单数第一人称主格代词,作为在世之商王的自称。见“乙六九八八”“乙七一一九”“前四·四·七”“人二六九”等卜辞。前说亦有合理之处,因为甲骨卜辞中,“朕”还是方国名。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7月31日 05 版)■杨阿敏康熙朝日讲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御前讲席,自康熙十年四月始,至康熙二十五年闰四月止,持续十五年,日讲近九百次。康熙帝是日讲制度最成功的实践者,其勤学之精神,不仅远迈前代帝王,即比之士大夫读书人,亦不遑多让。
第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 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澎湃新闻记者 黄晓峰李文杰像 章静绘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李文杰副教授一直从事近代政治制度史研究,在最近出版的新书《辨色视朝:晚清的朝会、文书与政治决策》中,他从政务文书奏折的流转入手,揭示清代以来政务运作的基本原则:清朝的军机处是对前代宰相制度的否定,在本质上是为了保证权力操之在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算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