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 王恩博)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翻看这份《行动方案》不难发现,从“餐桌前”到“餐桌上”,我国正力推全链条食物节约减损。
食无国界,飘香万里。在开放的中国,消费者在家门口的超市就可以买到质优平价的正宗法国食品。从法国农场到中国餐桌,一场跨越两万里的“舌尖上的浪漫”正在上演。相信,借着进博的东风,未来会有更多的法国美食跨越山海,走进中国家庭,走上中国人的餐桌。
中国日报网11月15日电 2010年3月,《中国-秘鲁自由贸易协定》生效;2024年6月28日,中国与秘鲁宣布实质性完成自贸协定升级谈判。中秘两国政策上的持续优化使得中秘各领域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并推动了一系列务实合作。
五彩斑斓的蔬果、香气扑鼻的手冲咖啡……作为进博会“最香”的展区,食品及农产品展区连日来吸引众多参观者打卡。本届进博会食品及农产品展区面积进一步扩大,共有来自上百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家企业参展。借助进博会平台,更多全球美食持续端上中国消费者的餐桌。
又到秋收时节,我国各个产区的水稻也陆续开镰收割,这也意味着我国全面进入水稻收割的季节。现在人们对于粮食,对于丰收已经不太关注了,然而华夏上下五千年,粮食供给充足、丰收无虞的历史却很短。人均493公斤 从吃不饱到吃得好 中国粮食成功逆袭1949年,我国粮食平均亩产仅68.6公斤。
首届链博会设立了绿色农业链展区,全景展示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吸引众多观众驻足参观。一粒米如何从中国农田走上世界餐桌?怎样选种育秧?如何智能化灌溉?怎样加工?海外网带你100秒了解一粒米的旅程。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吉祥物“链氪”。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历经10年耕耘,我国与共建国家货物贸易规模累计达到19.1万亿美元,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了2400亿美元,而进博会也成为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展示合作成果以及本国独特优势的舞台。
中国人对吃能有多讲究?炒、爆、熘、炸、烹、煮、炖酸、甜、咸、香、辣……丰富多样的烹饪方式和食材风味,勾勒出中国的美食文化,而年夜饭作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餐,更是大有讲究。 随着年轻人逐渐成为年夜饭的主理人,年菜的烹饪方式越来越丰富。
央视网消息:随着中非经贸合作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非洲新鲜水果进入中国市场,让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8月27日上午10时,办完边检入境手续,这艘货轮靠泊在上海外高桥港区码头,货轮上有67.5吨来自南非的苹果和橙子。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马梦阳 陈子帅】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前7个月,中国肉类及制品累计进口133.74亿美元,进口数量为379.58万吨,整体规模庞大。9月8日,一批产自马达加斯加的冷冻羊肉运抵湖南红星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这是中国首次从非洲进口羊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