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进入了大暑节气,酷热高湿,很容易发生中暑。医生提醒:①中暑分阳暑和阴暑,阳暑时可服用“十滴水”治疗,阴暑时可选用温性药物或治疗胃肠道反应的药物;②风油精、清凉油、仁丹等只能用在中暑的先兆时期;③藿香正气水是祛暑良药,但建议最好使用藿香正气丸或胶囊。
近日,福州一男子在服用藿香正气水15分钟后突然昏厥,经诊断,该男子因同时使用头孢类药物及含有酒精的藿香正气水,导致二者相互作用,发生了双硫仑样的中毒反应。藿香正气水是根据宋代《太平惠民合剂局方》中“藿香正气散”制成的,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效,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证。
如果喝了藿香正气水等东西,有可能被查出“酒驾”,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又该如何处理呢?近日,南召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在城区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中,让志愿者进行亲身体验,为大家解疑释惑,一起来看看吧……交警提醒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每逢佳节聚会,就免不了喝酒,喝得醉醺醺的当然不能开车!“涉酒”药品包括五加皮酒、十全大补酒等药酒,左卡尼汀口服液、环孢素A口服溶液等口服液,感冒止咳糖浆、养阴清肺糖浆、人参蜂王浆等糖浆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解暑药,以及复方五味酊、云南白药酊、橙皮酊等酊剂。
据媒体报道,广州李某驾车在某国道上行驶时发生交通事故,碰撞了路边防护墙,被执勤交警查获,并鉴定出血液酒精浓度高达167.7毫克/100毫升,超过了BAC醉驾标准80毫克/100毫升1倍以上,因醉酒危险驾驶被判拘役1个月,罚款3000元。
更加严格的酒驾新国标已于3月1日起正式实施。想“久”驾,别“酒”驾。不过,有些时候不喝酒也会带来“酒驾”的假象。下文将为您盘点那些容易在短时间内“被酒驾”的药物。为啥药里要添加酒精?“被酒驾”最著名的药物,当属藿香正气水。
来源:【运城日报-运城新闻网】核心导读防中暑是暑天人们关心的话题。说起防中暑的药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藿香正气水,但此药服用有禁忌,你是否了解?近日,一市民通过晚报,谈到了这个话题。“孩童中暑切莫服用藿香正气水。天热,孩子身体不舒服,不能图方便乱用药,一定要在大夫的指导下正确用药。
“药驾”,顾名思义,就是指驾驶员服用了某些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后,依然驾车出行。北京天坛医院药学部主任、首都医科大学药学院临床药学系主任赵志刚表示:“一些药物在服用后会产生嗜睡、头晕、心悸、反应迟钝、视物模糊、色觉异常、血压升高或降低、血糖降低等情况,这些都可能降低驾驶的安全性。”
全媒体记者 韩莉 苏磊连日高温,中暑风险增加,藿香正气水的销量也随之增长。藿香正气水被很多人称为“夏季神药”,却对它的正确使用方式和注意事项知之甚少。中医专家提醒,并非所有的中暑都适合使用藿香正气水,要根据剂型选择。藿香正气水作为一种常用的中成药,其功效广泛。
炎炎夏日里藿香正气水成为人们的祛暑良药可前不久,一男子却在服用藿香正气水15分钟后突然昏厥↓↓↓吃了头孢和藿香正气水患者产生中毒反应家在福州的陈先生,因发热、咳嗽、咳痰等,前往医院就诊,使用头孢西丁钠进行输液治疗。
济宁市全媒体辟谣平台7月26日讯 炎炎夏日里,藿香正气水成为人们祛暑的首选良药。可前不久,一男子却在服用藿香正气水15分钟后突然昏厥。紧急提醒:这个“解暑神药”如果用不对,后果很严重!“藿香正气水+头孢”为何会中毒?
近日,酒驾最新检验标准发布。该标准将于2024年3月1日起实施。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截图新标准有什么变化?新检验标准以血液中乙醇的含量检验为例:饮酒驾驶为0.20mg/mL,驾驶员血液中乙醇含量大于或等于0.80mg/mL属于醉驾。检验线性范围为0.1mg/mL~3mg/mL。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杨茜 通讯员 杨琼开车不喝酒。殊不知,在日常生活中,驾驶员服用了某些药物后,会产生“药驾”后果,引发不良反应,威胁驾驶安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关于“药驾”的二三事,快来看看潮新闻·钱江晚报健康小站朝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管药师徐玉红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