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电视纪录片《老三届——与共和国同行》即将播出,一共二十集,该片以纪实的手法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结合历史、现状与未来,把老三届这一代人的生活经历以及他们的人生和社会价值,真实、生动、深刻地展现给观众。
其一 将门虎子将门虎子自雄魂,壮行乡村双拐身。云雾山中微笑影,知青岁月作高人。(二排左起第4人张新忠同学/照片提供 詹爱华)其二 救火英雄火苗半夜起车间,英勇飞身灭烈烟。可叹眉清魁秀骨,只留佳话在人间。其三 山乡村妇高岭深情女屈尊,知青一叶落乡村。相逢己有三娃子,同组芳华尽泪痕。
作者:王海先 “老三届”这个称谓,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老三届”专指1966年到1968年三届中学毕业生。这些人因为文革,大多数人失去了继续求学的机会。 老三届人大多出生在1947年到1952年,这些人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饱尝了共和国成长中的的所有苦难,是共和国的长子。
◎金兆钧(乐评人)1994年7月,有个人打电话约我吃饭,见了面自我介绍叫芦黎明,开了一家启明演出公司。说他买了我编辑的《老三届》盒带,想做一场老三届主题的演唱会。过了几天,他找了一大批老三届的知名人士开了个座谈会。我和宋小明一起去了。人还真不少。
这里曾是1949年前国民经济建的旧机场——陵塬机场,如今这废弃的机场已成了汽车驾驶员训练场。在这里要拍的是老三届中的一位奇人张自力,他自己设计、制造了超轻型飞机,并亲自驾驶飞上蓝天,创造了新中国民间航空史上的奇迹。
他们是谁?他们是曾经的"老三届"今日的银发人;他们是首批上山下乡知青,当年内蒙古开鲁县的"庆发人"!所谓“庆发”,是位于内蒙古开鲁县建华乡的一个小村庄,曾经的称谓是建华公社庆发大队,1968年秋,一群来自天津男一中和女六中学生在这里结缘,自称"庆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