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天,谢琼、李梦夕、韩雪菲3位海归妈妈幸福满满,她们收到了孩子最诚挚的祝福。宝宝10个月的时候,他们曾全家前往曼谷,虽然旅途又热又累,孩子太小也难有记忆,但一家人前往同一个目的地、共同度过一段快乐时光,才是旅程中最大的收获。
曾在英国研习了4年教育管理的Angel回国后,并没有在大学讲堂上坚持太久,就放弃了旁人看起来很不错的“大学老师”的职业。而她后来的举动,更是让很多人都不太能够理解——回到东莞,使用“Homeschool”(家庭学校)的教材,在家全职教女儿安妮。
这两天网上流传的一张照片挺“火”:一位32岁、曾赴海外工作、擅长两门外语的女硕士,在某家政平台发布了一条应聘保姆的求职简历。年轻、高学历、双外语这些关键词,与保姆形成的反差,引发了人们热议。刘双今年32岁的刘双是陕西商洛人,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
她语重心长地跟我说:虽然米粒班上有不少妈妈辞职回家管孩子学习,管得不错,但是你可不能全职啊!米粒姥姥又继续念叨,说这几年疫情,她跟米粒姥爷也不能出国旅行,国内要去哪也得看形势,也去不了太久,米粒就放心交给他们接,该踢球踢球,该上辅导班就上辅导班,他们全力配合。
不少家长反应说,原本以为孩子上学后最难的是数学和英语,然而上学后他们才发现,语文才是大麻烦,而且很多孩子的语文成绩也是真的令人担忧,完全和他们预想的天差地别,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是孩子脑子太笨,语文都学不会?
你深爱的孩子,他爱你吗?在针对3000多名中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中,有一个选项是“你对父母的态度”,结果显示:56.28%的孩子极度反感或痛恨父母;19.22%的孩子对父母态度冷淡;13.13%的孩子反感父母;6.62%的孩子惧怕父母;仅有4.75%的孩子喜欢父母。
纪录片《了不起的妈妈》日前在腾讯视频上线热播,影片记录了十二位妈妈不同的育儿方式。这些妈妈虽然性格迥异,生长环境不同,但无一例外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托举着孩子,看似“鸡娃”的标签背后,中国式的母爱令许多观众动容。
“一个女人最好的教育是三代人的幸福”这句话最近在朋友圈刷屏,无数妈妈含着泪转发,却没人看见藏在玫瑰色滤镜下的毒刺——当你的价值被强行绑定在家族传承链上,那些被碾碎的自我、被吞噬的梦想、被异化成教育工具的人生,都成了沉默的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