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西日报】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卞晔)记者日前从省人大教科文卫委获悉:截至今年秋季开学,全省共优化撤并100人以下乡村小规模学校5943所(其中30人以下5371所、10人以下3940所),妥善安置学生4.9万余名,合理调配教师1.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卞晔)记者日前从省人大教科文卫委获悉,截至今年秋季开学,全省共优化撤并100人以下乡村小规模学校5943所(其中30人以下5371所、10人以下3940所),妥善安置学生4.9万余名,合理调配教师1.
【来源:江西日报】作者:卞晔记者日前从省人大教科文卫委获悉:截至今年秋季开学,江西共优化撤并100人以下乡村小规模学校5943所(其中30人以下5371所、10人以下3940所),妥善安置学生4.9万余名,合理调配教师1.
能否办好乡村义务教育,是关系教育公平、教育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大问题。近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和文化发展研究部部长、研究员李建伟带领课题组,对全国开展的“数字支教”项目进行考察和调研发现,传统的线下支教模式因时间、空间、成本、信息等限制,在服务的稳定性、规模性、可持续性等方面面临挑战,而数字化为支教服务的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强劲动力,可赋能破解乡村教育难题。
8月18日,在北京举行的2023年乡村教育发展论坛上,《2023年乡村教育发展报告》发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薛二勇在论坛上指出,广泛性体现在涉及面特别广,中国现有285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乡村人口4.91亿人。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人人都知道教育的重要,为了子女的教育,父母可谓操碎了心。古有孟母三迁,今有陪读伴读,为了更好的教育多少农民不惜多年的打工收入将子女送往镇上、县城、市区、省城甚至贵族学校,农村学校生源逐减、教师流失,乡村学校正不断合并消失。
文 | 静子近日,半月谈记者聚焦乡村学校“空心化”现象刊发报道,一针见血指出其面临的三大发展“瓶颈”——“被动”沦为教师培训基地、教师积极性不够、教育质量不断下降,引发社会强烈关注。乡村学校“空心化”问题由来已久,并呈现加剧趋势。
老师成“保姆”,乡村学校何去何从半月谈评论员 艾福梅在出生人口持续减少、孩子随家长进城、跨区域人口流动增多等因素影响下,我国乡村学校学生不断减少,乡村学校“空心化”现象加剧。在此趋势下,乡村学校面临“被动”沦为教师培训基地、教师积极性不够、教育质量不断下降等三大问题。
过完春节后,青壮年劳动力都去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务工,广大农村地区只剩下老人和小孩,随之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怎么样才能化解这个愈演愈烈的现象?让农村劳动力就近在家门口工作,可以极大缓解农村空心化产生的孩子教育和安全问题、老人健康养老问题、家庭和谐问题等等,大家认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