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银保监会发布风险提示称,贷款市场上,有一些非法中介假冒银行名义,打着正规机构、无抵押、无担保、低息免费、洗白征信等虚假宣传的旗号,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其实这些诱人条件的背后是高额收费、贷款骗局等套路陷阱。
如今,越来越多人都知道征信的重要性,骗子也是利用这一点进行诈骗。如果接到以“注销校园贷款账户”、“需要变更身份信息”、“调整贷款利率”为名,需要进行注销网贷账户的电话,大家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要上当,因为接下来的操作很有可能会造成钱财损失。
“征信差不要紧,我们有内部渠道,可根据您的信用情况匹配可以放款的银行,收取3%的服务费,5000元起办。银行贷款年化利率很低,在3%左右。”7月初,在广东做生意的吴龙(化名)正在琢磨如何解决资金周转问题时,接到了来自某贷款中介人员的电话。
有近4成被调研消费者直言分不清贷款机构是否正规。记者丨廖蒙 刘四红在前序《贷款推销“围城”》稿件中,北京商报记者揭露了围绕消费信贷产生的种种乱象。在获客、扩大展业规模的同时,满足消费者合理信贷需求,提供负责任的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成为消费信贷相关从业机构应该思考的课题。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张燕“您在XX银行有一张‘2.95%利率优惠券’即将到期,请及时使用”“我行最近可提供给您XX元的一笔消费贷款” ……最近,电话、短信、APP弹窗、朋友圈广告,消费贷广告无孔不入。银行似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拼命借钱给你花。
新华社济南7月6日电题:虚假网贷App调查:号称“低息贷款” 仿冒金融平台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王阳、吴剑锋近日,山东李先生接到一通陌生来电,询问他是否需要低息贷款。正为资金短缺发愁的李先生,按照对方指引下载了一款网贷App。
漫画/李晓军□ 本报记者 孙天骄“贷了10万元,服务费交了2.9万元!我怎么那么蠢,当时竟然信了他说的话。”四川成都的向女士向《法治日报》记者回想起自己被骗的经历,忍不住哽咽起来。今年6月,她接到一通自称“××银行贷款中心”的电话,因需要资金周转,向女士就和对方约定见面了解情况。
低息?无抵押?无须担保?当天放款?还这么好的事儿?别傻了近期,以“网上贷款”为掩饰的诈骗陷阱越来越多,已成为当前电信网络诈骗中发案量大且最具欺骗性的一类。当心钱没贷到,存款也没了!越是你需要钱的时候,越容易被冲昏头脑,就越容易踏入骗子的陷阱,不信?您接着往下看!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家住黑龙江双鸭山的韩女士经营着一家工厂,2020年秋天,工厂资金周转困难。韩女士四处凑钱,就在这时,她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称可以帮助她办理无抵押、低利息的大额贷款。这似乎一下子就解了韩女士燃眉之急。
所谓网络虚假贷款,其实是一种常见的诈骗形式,这一类诈骗大多数是以零门槛、低利息、秒批款等宣传语来诱导受害者,吸引受害人通过“链接”下载虚假贷款App或登录虚假网站,再以“手续费、刷流水、保证金、解冻费”等名义缴纳各种费用,当骗子收到转账后,会关闭诈骗App和网站,并将受害人拉黑。
“额度提醒:您X月X日可申请的借款最高额度15800元,今日有效,点表单激活,审批为准”;“申请成功,您尾号XXX约147869+50000元临时额度今日可领”;“最多可借20万元,现金直接到卡,可灵活支用,以审批为准”……看似宽松的借款门槛,配合诱人的借款额度,想必很多朋友都收
来源:经济日报近年来,随着个人消费贷款需求不断增长,不法贷款中介、电信诈骗不法人员盯上了这块“蛋糕”。他们或冒充银行工作人员,或未经授权、假借银行名义行事,通常打着“无抵押、无担保、低息免费”等名号,诱骗消费者办理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