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汪红兵介绍,雨水节气天气渐暖、降水开始增多,湿气也逐渐加重,容易出现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症状,所以这一时期的健康保健重点在健脾祛湿,尤其南方。
(央视财经《职场健康课》)芒种时节,气温升高,空气湿度增加,一些人出现心慌胸闷、疲倦乏力等不适感。医生提醒,这一时期养生保健需注意祛湿。湿邪入体可能会伤“心”中医认为,此时外界湿邪侵袭人体,可能对心脏造成较大影响,出现心律失常、心慌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
来源:【大河健康报】自从入伏以来,河南的天气就和往年不太一样,最大的特点就是“湿热难耐”。连绵的阴雨不但没有带来凉爽,反而还增加了湿度,大家纷纷感慨,扛得住热,咱扛不住“湿”啊!三伏天本就湿邪当令,体内湿气处于鼎盛阶段,若淋雨、涉水会让身体湿气升级,湿邪对身体有不小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