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发现了一个问题, 人们对于哈尔滨的冰雪津津乐道,对于中央大街的欧式建筑风格如醉如痴,但是对于与哈尔滨建筑与历史有莫大关系的中东铁路,却无半点了解,甚至说出中东铁路在中东的笑话。着实让我有点吃惊。也确有澄清的必要。不同时期的哈尔滨火车站中东铁路是中国东省铁路的简称。
1929年,中俄之间曾经爆发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战争,双方共投入了包括飞机、坦克、军舰、重炮,骑兵等在内的二十余万军队,战争规模远超40年后的“珍宝岛事件”,最终以中国军队惨败收场,战争后果影响深远,东北军在作战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让旁边的日军摸的清清楚楚,给财狼打足了底气,导致了三年后的日军发动了918事变,战争中被苏军占领的黑瞎子岛,直到苏联解体后,中国才收回一半。
中东铁路与长春(二)中东铁路的建设,百余年来,经历了沙俄统治、中苏共管、伪满铁路、中长铁路等多次所有权变更。清政府特使李鸿章,赴俄祝贺沙皇加冕典礼,与沙俄签订条约,允许俄国在东北修筑铁路,并坚持“必须名曰"大清东省铁路",这是中东铁路最初"东清铁路"名称的由来。
如果说到中国铁路,我想很多人是极为熟悉不过的了。中国铁路始建于清末,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直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铁路大多都掌握在外国人手中,中国铁路飞速发展是在改革开放后,随着八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焕发出了它新的青春,一座座崭新的城市,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播撒在祖国这片沃土上,勤劳的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自己的智慧,全身心地投入祖国的建设中,用实际行动,向全世界诠释着什么叫做中国速度,中国力量。
清朝末期,一种在当时先进的交通工具—火车,将东北亚与遥远的东欧相联结,铁路线上滚动的机轮驶过,为中国的东北带来了西式的建筑、着装、乃至生活饮食习惯,同时也带来了宗教、技师、医生、流浪的异乡人和西伯利亚的寒风,以及掠夺、压迫与屈辱。
康熙26年,中俄签订《中俄尼布梦条约》,中俄双方就外东北正式确立了边境线。沙俄如同闻到血腥的鲨鱼,扑向显露疲态的清政府,1849年起,沙俄军官涅维尔斯科依带领武装人员,侵入黑龙江下游,并建立相应据点,此时清政府内外交困,内有太平天国内乱,1857年,英法攻占广州,沙俄则利用这个空档,逼迫清政府并于1858年在今黑龙江瑷珲签订《瑷珲条约》,从此黑龙江河以北的领土归属沙俄。
北国之行随笔之五 走进中东铁路建筑群 北国,不仅有冰天雪地,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去北国,当然要领略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奇观,也要去看看那些承载着历史故事的人文景观,了解北国那些远去的岁月光阴。 参观中东铁路建筑群,是我们此次北国之行的又一个观赏雪景之外的项目。
哈尔滨是一个百年历史的城市,也是一个满满故事的城市,即使是一条街道,也有着它们的传奇故事。但是在哈尔滨,你能看到的路名,也可能是这样的:瓦街、端街、曲线街、南极街、果戈里大街、埃德蒙顿路、石头道街、三棵树大街、上夹树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