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 应妮)由浙江古籍出版社主办的《杨树达日记》新书发布会暨专家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杨树达日记》书影。 出版社供图杨树达是我国现代著名语言学家、经学家和教育家,在文字学、训诂学、经学等领域成就卓著,被陈寅恪誉为“汉圣”“儒宗”。
1952年的杨树达。杨树达先生日记稿本51册,原藏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经莫晓霞、刘雪平、饶益波等点校整理,于2024年9月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整理本《杨树达日记》首次全面完整地收录杨树达近40年间的日记,汇编为8册,各册书前大多附有彩插;另附《索引》一册,总字数近300万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1月10日,由浙江古籍出版社主办的“《杨树达日记》新书发布会暨专家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杨树达日记》书封。主办方供图杨树达是我国现代著名语言学家、经学家和教育家,在文字学、训诂学、经学等领域成就卓著,被陈寅恪誉为“汉圣”“儒宗”。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2月30日讯(全媒体记者 任波)在著名学者杨树达先生诞辰140周年来临之际,29日,湖南大学文学院主办的《杨树达日记》研读会暨湖南大学“员辐青年读书会”第一次活动在湖南大学第二院举行。
【按】新近出版的《杨树达日记》,是重新理解《积微翁回忆录》的一剂强心针。对照阅读《杨树达日记》和《积微翁回忆录》,我们可以发现杨树达如何将《日记》转化为《回忆录》,同时也能看见《日记》与《回忆录》的共同关注及有意遮蔽之处。
文丨尧育飞杨树达保存文献意识十分强烈,日记是其保存文献的重要载体。从各方面而言,杨树达是一位有着浓厚“日记情结”的写作者。《积微翁回忆录自序》说:“余生平无他嗜好,惟喜读书。心有所会,则笔之于书,以为至乐。忆公元一千九百年,即前清光绪庚子年,余入求实书院,有读书日记。
【按】新近出版的《杨树达日记》,是重新理解《积微翁回忆录》的一剂强心针。对照阅读《杨树达日记》和《积微翁回忆录》,我们可以发现杨树达如何将《日记》转化为《回忆录》,同时也能看见《日记》与《回忆录》的共同关注及有意遮蔽之处。
1927年4月11日,长沙城外的识字岭上,几声枪响过后,“数十年轰轰烈烈、天子不得臣、国人皆欲杀、海内诵其著述、遐荒识其姓名之叶德辉”的生命就此终结。叶德辉(1864-1927)的死,标志着近世湖南旧文化的终结,在当时引起相当的震动,社会各界议论纷纷。
岳麓书院诂经精舍自课文考亭志凡例正谊书院《中国书院文献丛刊》 邓洪波 主编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白鹿洞书院《礼记》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北宋欧阳修云:“学校,王政之本也。古者致治之盛衰,视其学之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