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本报刊发报道《这种标识现身3年仍有人不识》,呼吁骑车人路权应得到保障。报道中所提及的几处路段标识目前已施划一新。不过,倡导市民绿色出行,仅靠增设“自行车优先”标识远远不够。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影响骑车上路的“坎”还真有不少。
“出地铁站离单位还有段距离”“逛街太累不想走路”“在陌生的城市想要来场骑行”……进入这些场景,许多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解决问题的首选——共享单车。经过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共享单车日益融入人们日常生活,成为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出行方式。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你好。最近一段时间,共享单车涨价引发了不小讨论。据媒体报道,今年以来多家共享单车企业宣布涨价,其中某平台的骑行卡涨幅在40%到50%之间,原先30天卡由25元调整为35元。
5月15日是第12个全国低碳日。为鼓励更多市民、企业参与践行绿色低碳理念,上海市长宁区开展“绿色低碳 美丽长宁”全国低碳日主题宣传活动。64名青年从IBP国际会议中心出发骑行6公里,用实际行动倡导勤俭节约、合理用能、绿色出行的社会风尚。参与者们骑行的共享单车,经过了精心设计。
近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规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及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在武汉市规划展示馆联合举办“2023年922绿色出行宣传活动”,公布了《2023年中国主要城市共享单车/电单车骑行报告》。
入伏后的南京热浪滚滚,这个天气骑共享单车出行,最怕赶上暴晒下烫屁股的车座。暴晒在太阳下的共享单车坐垫有多烫?有什么好办法能够减缓高温坐垫的“杀伤力”?近日,记者在南京街头看到,部分共享单车套上了银白色的“清凉坐垫”。
近日,记者了解到,为应对炎热天气,共享单车企业在坐垫上“下功夫”,通过为坐垫“降温”提升市民的骑行体验。据介绍,哈啰已在广州升级4万辆共享单车的座椅,安装可降温10至30度的清凉坐垫,这一最新举措不仅让夏日骑行更舒适,还吸引更多市民选择共享单车作为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