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对莎士比亚可考最早的评论,1704年。《甜蜜的世仇:英国和法国,300年的爱恨情仇》,罗伯特·图姆斯 伊莎贝尔·图姆斯 著,冯奕达 译,新思文化|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6月版。莎士比亚向来是法国人对英格兰文化态度的风向标。
我对于《悲惨世界》的情感非常深,它对我的影响也很深,因为这本书是我少年时期读的第一本外国文学名著,我记得当时读完《悲惨世界》,我躲在自己房间嚎啕大哭,深深的被书中人物的遭遇和故事感动震撼,从此,这本书就在我心里打上了烙印,至今无法泯灭。
1831年,《巴黎圣母院》一经出版发行,就产生很大的影响。一百多年过去,在从不缺名篇与高手的文学界里,这本书仍稳坐浪漫派作品的第一把太师椅,它的创作者维克多维克多雨果,也自始至终被誉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他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奠基人,他的地位在法国文坛不可替代,他便是法国作家,政治家,外交家夏多布里昂。不过,他的童年并非欢乐,因为父亲是一位性格阴郁的人,不苟言笑,整天沉默寡言,因而小夏多布里昂内心压抑,即便衣食无忧。
界面新闻记者 | 实习记者 李雨桐 记者 姜妍界面新闻编辑 | 姜妍北京时间昨日凌晨,2024巴黎奥运会的开幕式在塞纳河上举行,距离上次法国承办夏季奥运会已整整过去了100年。此次开幕式也是奥运会历史上首次不在体育场内举办的开幕庆典。
但是,这种盲目性,这种价值观的倒置,并不能带来幸福,因为自尊已经取代了合法和自然的自爱,迫使每个人在别人的眼中,在过分的比较中不断地寻找自己的快乐:一种没有实质、精疲力竭和绝望的追求,完全是虚幻的,但它定义了社会机器的功能。
2月26日,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214周年诞辰。其巨著《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可曾读过?他说,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就会被生命抛弃。所以,当你勤勤恳恳完成一天的工作时,吞下雨果奉上的精神食粮,安心入睡吧。1/16人类第一种饥饿就是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