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马甲”在市场自由流动。教育专家与律师有什么叮嘱想要告诉家长?记者带着问题进行了采访。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副教授白芸说:“这种变相的家政服务实际上就像是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之后又私自改变了经营范围和内容属性一样,应该进行严格的监管、惩罚甚至取缔。”
星期六上午10点,上海某高端社区,李平家的门禁铃声准时响起,楼外是她即将面试的住家教师小林。3万的月薪,是小林在来之前提出的价码,对于这次面试,她表现出成竹在胸的自信,因为自己已经收到另一位客户的雇佣意向…
近日,中新经纬注意到,一些社交平台上发布的家政广告暗藏玄机。内容明明是提供月嫂、家政类服务,然而被私信问及能否提供学科培训时,一主打家政服务的机构迅速给出了肯定答复,其提供的住家家教每月薪资高达25000元。
近日,#住家教师月薪两三万元#的话题冲上了热搜榜第一,话题阅读超2亿次。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校外学科培训机构要么关门歇业,要么转型发展,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也都被原来周末双休或者是节假日紧张地补课当中得到了解脱,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11月26日,上海。女生称在上海求职家教舞蹈陪练,被男家长要求只贴乳贴拍照,还被要求月末拍摄自己跳舞视频。自己将此事告知中介,中介表示:“我们对尺度理解不一样,又没露点露脸,谁爱看你,所有介绍过去的外地人像裹小脑一样”,并称最后招了三个上海人。
今日,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制度建设有关情况及下一步的工作内容。这类灰色培训地带的存在,导致一种观点在家长中流传:大众化的补习班取消了,家长转向一对一等形式,无形中抬高补课成本,有资金资源的家庭能继续上课,会造成两极分化或加重一般家庭的补习成本。
临近开学,记者发现,一些写着“海淀西城特级教师上门家教”的小卡片出现在了一些居民楼和学校周边。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李女士:走到楼门口的时候,小广告就别在门上,在我印象中从双减以后就没有课外辅导班了,但是我又怕有些转入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