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这几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速度可以用迅猛来形容,去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今年这个趋势依然明显。就在中国汽车风头正旺的时候,外国媒体却表示如今中国汽车已经走偏了,不研发发动机,却拼命研究其它花里胡哨的功能。
导读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的变革,中国的汽车产业正在崛起,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市场份额不断攀升。外国媒体却对这一现象频频抹黑,声称中国无法与西方抗衡,这究竟是事实还是别有用心的谣言?想知道真相,继续往下看!
阅闻百事,博古通今文/启墨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值得关注的热点话题——外媒对于中国汽车行业的看法,尤其是他们对中国车企在外观设计与核心技术研发之间选择的质疑简单来说,外媒认为,中国的汽车制造商似乎过于追求车型的外观,反而忽视了发动机等核心技术的研发。
5月4日,外媒报道称:中国汽车产能过剩,内耗严重,4000万产能,123个品牌,只有2200万买家,中国汽车正在寻求全球出口,以释放产能。外媒称,在中国,汽车制造商目前拥有每年生产约4000万辆汽车的产能,但中国消费者每年仅购买约2200万辆汽车。
2023年6月23日,上海,外高桥港区海通码头,正在准备上船出口的比亚迪汽车。 视觉中国 图中国车企走向世界,并非一帆风顺,“本土化”成为了车企躲避暗礁的重要手段。“我们在8年前进入这个市场,花了极大精力在整个中东做极热测试。
#时事热点头条说#尽管全球汽车市场逐渐转向新能源,中国车企也开始积极进军海外市场,包括欧洲和日本,但为什么他们还没有涉足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美国呢?外媒给出了以下原因:法规和安全问题:美国市场对汽车的安全性和质量要求非常严格,需要满足众多标准和要求。
美国彭博社1月26日发表分析文章称,随着中国汽车品牌近年来迅猛发展,中国汽车2022年出口超250万辆,即将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乘用车出口国。中国汽车如今已成为拉丁美洲和中东市场的领导者,在欧洲市场占据重要位置。而美国基本没有注意到中国汽车出口取得的成绩。
美国彭博社1月26日发表分析文章称,随着中国汽车品牌近年来迅猛发展,中国汽车2022年出口超250万辆,即将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乘用车出口国。中国汽车如今已成为拉丁美洲和中东市场的领导者,在欧洲市场占据重要位置。而美国基本没有注意到中国汽车出口取得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