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越王勾践的故事无疑是一个经典的励志传奇。他因被吴王夫差击败而屈辱地成为囚徒,然而,他在艰难的环境中展现出的坚韧精神与复仇决心,成为后世人们传颂的佳话。尤其是“卧薪尝胆”这一成语,更是成为了坚持不懈、奋发向上的象征。那么,越王勾践真的如传说中那样卧薪尝胆吗?
演讲:王玟玉(南山路小学二年级五班)卧薪尝胆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西汉时期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该成语原意指越王勾践战败后以柴草卧铺,并经常舔尝苦胆,以时时警惕自己不忘所受苦难的故事,后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含褒义。
卧薪尝胆,是一个很正面、很褒义的成语。这个成语的本意是,一个人自愿找苦吃,经常睡柴草堆、品尝苦胆味儿,引申为人们为了达成自己的愿景、实现自己的抱负,而不惜忍辱负重,甘愿以吃苦受罪来磨炼自己的意志。经过一番励精图治,最终走向成功的彼岸。
勾践一心想活着回国,所以尽力装成非常驯服,整天干着喂马、扫马粪的脏活,可是脸上一点不露怨色。然后他装成十分欢喜的样子对夫差说:“大王,您的病很快就会好的,医家说,粪便的味道顺谷味、逆时气者死;顺时气者生,刚才我尝过您的粪便,味道臭而酸,正顺春夏之气。所以,我祝贺您身体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