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收盘后我正好看了个直播,中欧基金的指数基金经理宋巍巍,去一家智能机器人实验室调研,主要聊了聊机器人会怎么应用落地,现在机器人的学习能力怎么样,未来发展方向等等,聊得很偏技术,但看完我就一个感受,真的赶紧赚钱吧,以后机器人取代人力的范围和程度真的会越来越大了,它绝对不仅仅是在春晚上跳舞的秧bot。
前两天,在腾讯上发现一篇文章,居然在署名处看到了“本文来自腾讯机器人”的字样。也就是意味着,这篇文章不是人写的,而是机器人自动输出的。而且,通读报道,文从字顺,数据翔实,更重要的是据说只需短短一分钟就能生成。
迄今为止,对人形机器人的研究经过了四个发展阶段:1、1969年至1995年的缓慢静态行走阶段,以早稻田大学的人形机器人Wabot为代表;2、1996年至2015年的连续动态行走阶段,以本田公司的人形机器人Asimo为代表;3、2016年至2020年的高动态运动性能阶段,以波士顿动
继遛猫、遛狗、遛羊驼以后,上海的街头开始遛机器人啦!周末,网友在浦东滨江。据摩根士丹利研究显示,中国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占据63%的份额,目前全球主要的16家款人形机器人产品,其中6款来自中国企业,分别是智元机器人、傅利叶、星动纪元、优必选、宇树、小鹏。
红星资本局2月16日消息,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板块持续火热,这也让提前布局的主动型基金收益颇丰。据wind统计,截至2月14日,多只在去年四季度末就重仓了机器人概念股的主动型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已超过30%。
机器人也已经不能代表机器人了,这话是什么意思?不要迷糊,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沈阳新松机器人。新松机器人是我国最早开始机器人本体研究与应用的公司,更是国内第一家荣获工业机器人产品CR认证的机器人制造商,曾经一度备受瞩目,也牢牢的占据过我国机器人产业的C位。
本报记者 曲忠芳 北京报道今年以来,多家瞄准通用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初创企业,诸如星动纪元、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机器人、逐际动力等纷纷完成了新一轮融资。在8月21日至25日举办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人形机器人成为风头最盛的“主角”。人形机器人的热潮还能持续多久?
曾几何时,机器人技术是西方的独门绝技,中国只能望其项背。但如今,局势彻底翻转了。那些被认为不可超越的技术壁垒,在短短几年内被一家中国公司一举打破。曾经高高在上的机器人巨头,如今面对中国企业的技术突围,心里究竟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