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机器人可以替换部分高风险带电作业,以适应高温天气等恶劣作业环境,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9月6日,国网成都供电带电作业中心带电作业二班刘德锋带领组员操作机器人,在位于武侯区龙华北路的10千伏双投线7号杆作业现场,将验电接地环安装到带电线路上,这在全川尚属首次。
由四川卫视联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第二医院、华西口腔医院和华西第四医院共同出品的全民健康科普节目《华西论健》,今晚9点20分将在四川卫视播出第十八期。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主任、妇科腔镜中心负责人郑莹教授,将带你了解神秘的机器人手术,讲述女性肿瘤患者的“蝶变”新生。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王若晔9月6日,成都市武侯区龙华北路的10千伏双投线7号杆作业现场,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中心带电作业二班刘德锋带领组员操作机器人,将验电接地环安装到带电线路上。不到半小时,带电作业机器人的“巧手”完成三个接地环安装。
央视网消息:为期40天的春运1月14日正式拉开序幕,返乡、探亲、旅游客流持续攀升。多地启动春运关爱行动,为出行者提供服务。 在广东佛山,上百名“返乡摩骑”正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有序排队,等待免费加油和派送的返乡礼包。
成都大运会开幕在即,7月18日记者前往了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篮球馆提前探馆。场馆内,一个通体洁白、呼呼喷雾的“蓉宝”系列机器人已经上岗。这个机器人来头可不小,拥有“成都芯”大脑,无需专人值守、自动运行,科技感直接拉满。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昨天(21日)在北京亦庄开幕。为期五天的时间内,将举办论坛、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世界机器人大赛等多项活动。为了能够加速机器人的应用,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有一种专门为开发者设计的本体机器人,他们可以快速迭代,灵活多变,并且还可以服务多种应用场景。
华西社区传媒记者 李思佳 医院供图对于科幻电影“发烧友”来说,2023年春节档上映的《流浪地球2》一定不陌生,片中能够劈山挡海的“外骨骼机器人”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您知道吗?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外骨骼”设备已经研发面世,并在医疗康复领域“大显身手”。
千年前,齐天大圣七十二变,斩妖除魔,护送唐僧取经。穿越千年,“大圣”变身机器人,搬运、装配……无所不能,7月16日的《四川新闻联播》关注了“四川造”人形机器人在绵阳一家工厂进行实验测试,投入试运行的新闻。没看够?没关系!来吧,展示!今天我们就来盘一盘“大圣”的十八般武艺。
我算是看明白了,今年春晚压根不是给人类看的,是机器人来整顿职场的!当那个铁疙瘩掏出手绢的瞬间,全国观众的脸都开始隐隐作痛,你看这机器人的手绢是咋弄的?我觉得是粘着的呗,结果手绢就转起来了,一个大比兜。这转了哦!我觉得螺丝固定的!机器人就抛起手绢来了!又一个大比兜!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正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显示,2015-2018年期间,个人、家庭用服务机器人的全球销量将高达2590万台,市场规模高达到122亿美元,超过2014年市场规模的5倍。专业服务用机器人的销售量会增加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