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时代,毛泽东同志就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壮志豪情,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投身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
这是一个秋日的凌晨。天空一片漆黑。诸城市区,超然台下,借着不远处的路灯光,我早起在这里散步。朦胧光色中的超然台,巍峨静卧。台基是高大的城墙,台基之上的亭、房隐没在黎明前的黑色里,惟有城墙垛口隐约可见。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建筑,是一种深厚文化的物化表现。
大家好!我是“书有千钟粟”。我们今天来共同品读毛泽东青年时期所作的《四言诗:露宿》沙滩为床,石头当枕,蓝天做帐,明月为灯。此诗写于1917年7月,毛泽东时年24岁。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1914年-1918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
在长期实践中,毛泽东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着眼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作出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思想武器,奠定了思想基础。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青年是国家希望、民族未来之所系。列宁从俄国革命民主主义先驱者别林斯基、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革命民主主义出发,再到阅读《资本论》、翻译《共产党宣言》并自觉用马克思主义观照俄国现实,最终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时年仅23岁,他说,“人是靠头脑,也就是说靠思想站立起来,并按照思想创造现实”。
斯大林在《悼列宁》中说过一段著名的话:“我们共产党人是具有特种性格的人,我们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斯大林说的这种“特殊材料”,不是特殊钢,不是足赤金,而是比钢更坚韧,比金子更闪光的东西,这就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把它形容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习近平总书记5月18日给南京大学的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对他们寄予殷切期望:“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自觉追求,在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再创佳绩,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说起楹联,我们脑海里浮现的往往是书院高堂、古刹丛林等场景。的确,它们是楹联的主阵地,不过今天我们要玩点新鲜,介绍一副账本对联:“居家过日,离不开柴米油盐,入出相当,以不奢不欠最好;从事作人,总是要礼义廉耻,诚信为要,当有始有终才行。
开学第一课|长郡中学校长邓智刚:讲讲不同时期的长郡人故事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在新年新学期的第一个早晨,时值长郡中学120岁生日之际,长郡中学校长邓智刚用不同时期的长郡人给同学们上了开学第一课,期冀长郡学子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绽放青春之花。
光明网发表《教师要有大格局》,要求教师“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是理想的格局;“泰然崩于前而色不变,黄河绝于顶而心不惊”是胆略的格局;“看人之长,容人之短”是交际的格局;“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是义利的格局……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