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艾要尽早,因为早检测才有可能早发现、早治疗,采取措施避免传给他人。今年的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然而时至今日还有不少人对艾滋病一知半解,甚至因逃避、恐惧的心理不敢检测,错过早治疗机会,造成再传染;或因无知错过尽早阻断的机会。
由于网上的信息来源众多,有的内容相互矛盾,让人困惑。现在我们就来梳理一下:一、什么是窗口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 293-2019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窗口期是指从HIV感染人体到感染者血清中的HIV抗体、抗原或核酸等感染标志物能被检测出之前的时期。
HIV暴露后预防(PEP)在过去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现代医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些“补救”的机会。特别是在高风险行为之后,PEP就像一把“保护伞”,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帮助降低HIV感染的风险。HIV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施玉华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制所副所长,副主任技师,毕业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专业:艾滋病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咨询检测、高危人群干预、感染者和病人综合管理及关怀、健康促进等领域的省级技术支持、国内外合作研究。
平原融媒9月9日讯 早检测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抗击艾滋病的道路。它为我们提供了及时了解自己身体状况的机会,让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行动。而早发现和早治疗则是我们战胜艾滋病的有力保障,它们能够帮助我们延缓疾病的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生命的长度,拓宽生命的宽度。
记者 王小蒙一提起艾滋病,许多人闻之色变、唯恐避之不及。作为一种危害大、死亡率高的严重传染病,艾滋病目前不可治愈、无疫苗预防。不过,离开人体后,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你或许听说过艾滋病,但你可能不知道,HIV病毒进入人体后,就像启动了一个“隐形倒计时”——从感染到能被检测到的时间(窗口期)、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潜伏期),每一步都决定了感染者未来的命运。更残酷的是,病毒在倒计时期间已具备传染性,但感染者可能毫无察觉。
大河网讯 “不安全行为一周后我失眠了,担忧、恐慌、不安接踵而来,悔不该当初没用‘安全套’和‘阻断药’。”李明(化名)对疾控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简称VCT门诊)医生说。关于艾滋病检测,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防所专家耿杰进行了详细的科普。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晓敏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引起的以人体CD4+T淋巴细胞减少为特征的进行性免疫功能缺陷,疾病后期可继发各种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综合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