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是卡尔·马克思的主要著作,共分为三卷,是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及其生产关系的深入分析。以下是《资本论》的一些基本原理:1. 商品和货币:马克思认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单位,它既有使用价值也有交换价值。
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否把经济问题纳入理论视野,可作为区分前现代和现代的理论标准。而马克思对现代性问题形成的“全面理论观点”,主要是通过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巨著的《资本论》完成的,《资本论》就是对现代性的一种“高级解说”。
马克思在谈到写《资本论》目的时说:“《资本论》研究的目的,是要揭露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法则。也就是说要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有机体的发生,生存,发展,灭亡,以及它由别一个更高级社会有机体来代替的规律。”
逄锦聚:《资本论》基本原理与中国共产党百年的继承创新。《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经典的著作之一,内容极其丰富,除政治经济学内容外,还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政治、法律、历史、教育、道德、宗教、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生态文明等方面的精辟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资本论》是政治经济学著作中的另类,就连许多经济学家都承认,这本书过于抽象,显得晦涩难懂。这是因为,后者明白,读懂《资本论》的秘诀在于事先掌握马克思的哲学。《资本论》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之上。在《资本论》的第二版跋中,马克思特别提到了自己的旧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并且说:“在那里我说明了我的方法的唯物主义基础。”
马克思绝不是那种迎合读者的作家,恰恰相反,《资本论》第一卷序言,偏偏选用了一句冒犯读者的话来结尾:任何的科学批评的意见我都是欢迎的。而对于我从来就不让步的所谓舆论的偏见,我仍然遵守伟大的佛罗伦萨人的格言: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罢!【马克思,恩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