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皇后、皇太后在国家政治中的角色以辅佐君主、处理皇位继承危机、支持大臣的政治措施为主,即使部分皇后、皇太后的行为对国家政治产生了消极作用,其危害性也不足以动荡朝局,她们也未曾直接把持朝政,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康熙帝在位的时候,孝庄太后乃是太皇太后,而皇太后原本有两人,一个是顺治帝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她是康熙帝的嫡母,也就是孝惠章皇后,另一个是康熙帝的生母佟佳氏,也就是孝康章皇后,只不过相对于长寿的孝庄太后与孝惠章皇后,孝康章皇后在成为皇太后的第三年就离开了人世,堪称清朝最没福气的皇太后。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科尔沁贝勒宰桑-布和之女,孝端文皇后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天命十年嫁于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侧福晋,崇德元年,册封为庄妃,崇德八年,皇太极驾崩,福临即位,为顺治帝,尊为圣母皇太后。
清代后宫中,皇太后、皇后同时在世的情况比较常见。按照正常的思维逻辑,皇太后是皇帝的嫡母或生母,不管是地位还、权力还是话语权,都要胜过皇后。这种看法大致不差,但要是从国家体制的角度出发,其实皇太后和皇后的定位还是不同的。那么皇太后和皇后到底有什么区别,谁才是后宫的一把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