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因长期过度用眼,导致重度干眼的案例并不少见,重庆普瑞眼医院门诊部主任刘军奇提醒,千万别小瞧干眼症。刘军奇为患者看诊。重庆普瑞眼科医院供图诊断干眼症要及时就医干预门诊中常有患者把“干眼”和“眼睛干”混为一谈,“眼睛干”是一种眼部不适症状,而“干眼”是一种眼部疾病。
“睑板腺不会轻易消失,从视频看来确实存在萎缩,标题说‘消失’略带夸张成分”,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王越介绍,一般睑板腺我们只能说是睑板腺的萎缩或睑板腺功能障碍,对于一个30岁的人来说,睑板腺彻底消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眼睛长期处于高负荷的状态,要警惕“干眼症”找上门,如果已经出现眼睛干涩、胀痛等症状,千万莫轻视,一定要及时去专业的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导致干眼加重,重度干眼患者可能会导致视力障碍,甚至失明。误把干眼症当“视疲劳”,高一女生眼部症状加重。小王是一名高一的学生。在疫情期间,她的双眼出现了红、痒的症状。到当地某综合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视疲劳”。
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通讯员 裴霓裳起初只是眼部干涩、畏光,到后来周女士(化名)不戴墨镜就无法出门,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原来是患上了干眼症。今年38岁的周女士,半年前就出现双眼干涩、异物感。一个月前,周女士发现自己畏光严重,出门之后完全不能睁眼,只能每天戴着墨镜外出上班。
4月27日,眼科保健领域的跨国药企爱尔康宣布,其适用于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成人患者局部热压治疗的全新一代睑板腺光热脉动复合治疗仪Systane iluxTM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将为中国广大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困扰的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18日讯(通讯员 屈慧莹 记者 王璐)在全民“读屏”时代,干眼症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重大隐患。据《中国干眼专家共识(2020年)》显示,中国干眼患者数量已超过3.6亿,每四人中便有一人受其困扰。
40岁的周先生(化姓)是一位户外工作者。长时间的户外工作及电子产品的使用,让周先生的眼睛出现了干涩、有异物感等症状,从而影响了工作状态和情绪。近日,周先生来到烟台爱尔眼科医院就诊,个性化的诊疗让周先生的干眼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三湘都市报8月25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琪 通讯员 屈慧莹)随着全民“读屏”时代的到来,干眼发病率逐年升高。据《中国干眼专家共识(2020年)》,中国有超过3.6亿干眼患者,约每4人中就有1人患病;眼科门诊中干眼患者比例可达30%。
长沙的李女士(化名)向潇湘晨报晨意帮忙记者反映,8月2日,她来到长沙美科医疗美容机构花1万余元做眼综合手术,她质疑术后出现了眼睛不能完全闭合,右眼上眼皮与眉毛之间的距离小于左边等情况,她出具了湘雅附二关于“干眼症”的诊断证明,以及一份干眼检查综合分析报告,提示她“睑板腺缺失”。
在这家媒体公司里,“花钱买眼泪的人”并不少,因为几乎所有人的工作都离不开电脑和手机屏幕。相较于青光眼、白内障等致盲性疾病,干眼症的临床痛点没有那么痛,但这不妨碍一些患者用“不致死、但生不如死”来形容患病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