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教导总队是作为基层军官来培养的一个重点作战单位,在平时是一支示范性的标准部队,目的就是为了给其他部队培养基层指挥官的,可是在淞沪会战的紧急关头,像这种种子部队都被投入到战场,这完全是一种绝望的做法。
然而,在国民政府统治下的民国时期,却有这样一段中国和德国之间的蜜月期。此时的德国总理希特勒,与蒋介石前定条约:德国从中国低价进口大量工业原料,作为回报将会为中国提供德式武器,并计划给中国训练二百万军队。
1937年冬,寒风凛冽,长江之畔的南京城笼罩在一片阴云之下,淞沪会战的硝烟尚未散尽,日寇的铁蹄已踏进这六朝古都,城内人心惶惶,百姓们拖家带口,四处逃难,昔日繁华的街道如今空空荡荡,只有那呼啸的北风,似乎在预示着一场更大的浩劫即将降临。
中央军校教导总队顾名思义就是隶属于中央军校的教导部队,教导部队在国军军队中有一种示范性质。中原大战结束之后,国民政府于1931年1月令中央军校开始着手以德国顾问的规划编组教导总队,最初编制两个步兵营及炮兵连、工兵连、骑兵连、迫炮连、特务连及通信连。
这支原本属于教导性质的队伍,其实并不属于战斗序列,但是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为抵御气势汹汹的侵略者,这些原本可以最后火种发展出更多现代军队的队员们,在淞沪会战,在南京保卫战中,用热血和生命为抗日战争的历史上添上了难以磨灭的一页。
南京保卫战,是国军王牌教导总队最后的光辉,此战过后世上再无教导总队,教导总队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1937年11月,淞沪会战结束,上海彻底沦陷,日军便把目标放在了,国民政府南京,准备一举击破南京政府,于是便聚集了二十万兵力,兵分三路对南京发起了进攻。
这是一支全面抗战初期中国陆军最最精锐的部队,这是一支由德国军事顾问亲自训练的德械样板师。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后,这支精锐的德械军团率先投入到了拥有绞肉机之称的淞沪战场红日口,连续激战三月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