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凭什么抓我,我是来美国进行学术交流的。”2015年,天津大学教授张浩刚下飞机,就被埋伏在机场已久的FBI给控制起来,不仅如此,就连与他随行的几人也一同被关押起来。尽管张浩等人进行强烈的抗议,却并没有工作人员进行理睬。
张浩案揭开了这场国际博弈中的真实面孔:科技人才在国家利益面前,注定是“工具人”。一个在科技领域钻研数十载的科学家,为了实现中国的技术自主选择回国,没想到这一选择竟让他成了美国眼中的“罪犯”,在九年里经历了法律、监禁和无尽的外交博弈。
2024年7月的盛夏,一位特殊的旅客踏上了归国的航班,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只有如释重负的叹息和对未来的期许,他,就是张浩,一位在异国他乡历经九年磨难的中国芯片科学家,这九年,他失去了自由,承受了误解,却从未放弃对科学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诚,如今,他终于回来了,带着一颗更加坚定的“芯片之心”
如今我国制造业飞速发展,生产不出来的东西越来越少,可唯独芯片制造上,总是受制于美国。2012年,我国芯片专家张浩的公司研究出一款芯片,让参观的美国人员大感威胁,当即对其抛出橄榄枝,想要收购其公司和研究项目,却遭到了张浩严词拒绝。
张浩教授作为我国滤波技术的领军者,获得了200多项专利,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在这个领域冲破美国的封锁立下了巨大功劳,滤波器虽然是个价格并不高的元件,但是此技术在这之前一直是在美国手里,没有这项技术的话,我们的华为5G手机根本无法完成国产化,除此之外,在军事雷达、卫星基站等一系列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15年,我国杰出的芯片专家张浩,怀揣着满心的热情,前往美国参加国际芯片学术交流会。然而,当张浩走下飞机的那一刻,前来迎接他的根本就不是同行之间的热烈欢呼,反而是一群严阵以待,手持长枪锁链的美国警察。
近年来,美国从多个方面对我国半导体产业进行了打压,想要以此来遏制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然而,美国的打压并没有让我国的半导体产业一蹶不振,恰恰相反,我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在美国施加的压力下,正变得越来越好,如今我国7nm以上的芯片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