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东“结婚登报”?读到这个词,首先浮上心头的是作家木心在诗作《从前慢》中所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这种“车马很慢”的浪漫,似乎正通过结婚登报的方式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
长江日报记者张维纳“特此登报,敬告亲友,亦作留念。”5月16日,李嘉威与徐艳晓在《长江日报》刊发启事“官宣”结婚。两人已恋爱11年,现都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读博士。5月10日,李嘉威和徐艳晓领取了结婚证。“李嘉威先生与徐艳晓女士于公历2024年5月10日正式结为夫妻。
“ 无论是选择登报,还是其他个性化的纪念方式,其核心都在于新人对婚姻的尊重与珍视。”最近,在报纸上刊登结婚启事,在不少年轻人中流行起来。不少网友晒出了自己的启事,他们说,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了一种“复古纸质浪漫”,相关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我们正式结为夫妻愿修百年之好,共赴白头之约特此敬告亲友,亦作留念。”近期,结婚登报在一些中国年轻人中悄然兴起不少新婚夫妻通过在报纸上刊登结婚启事宣布喜讯短短几行字让人们体味“纸短情长”的韵味这是刊登在2023年8月1日《深圳晚报》上的结婚启事。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谭勇 见习记者 邓莫楠什么能见证爱情?是“一颗永流传”的钻石,还是价格节节攀升的黄金?在一些年轻人心目中,在省级党报上刊发一则“结婚启事”,有着更加特殊的分量和意义。新郎新娘婚礼现场甜蜜展示河南日报刊登的“结婚启事”。
□李佳玲(山西大学)“无论是选择登报,还是其他个性化的纪念方式,其核心都在于新人对婚姻的尊重与珍视。”最近,在报纸上刊登结婚启事,在不少年轻人中流行起来。不少网友晒出了自己的启事,他们说,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了一种“复古纸质浪漫”,相关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来源:环球时报 在报纸上购买一方空间,刊登自己的结婚启事,近日成为备受诸多年轻情侣青睐的“新婚俗”。他们附上自己的新婚照片和浪漫誓词,让公开出版的报纸“昭告天下”,见证自己的爱情。 用报纸宣告婚姻的缔结并非当代年轻人的发明。
结婚是个人之事,也是社会之事。把个人的体验融入公共视野,激发分享的乐趣,表现出开放的思维最近,在报纸上刊登结婚启事,在不少年轻人中流行起来。不少网友晒出了自己的启事,他们说,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了一种“复古纸质浪漫”,相关话题引发热议。
结婚登报,现在在一些地方的年轻人中悄然流行起来。结婚,终身大事,为了留住美好的记忆,新人常有浪漫的创意,而结婚登报,就是件挺浪漫的事。作为国家正规出版物的报纸,出版有严格的程序,一期报纸发行了就不可更改、撤销,每期报纸都会被当地图书馆等部门收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是永久的存在。
王琦最近,在报纸上刊登结婚启事,在不少年轻人中流行起来。不少网友晒出了自己的启事,他们说,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了一种“复古纸质浪漫”,相关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结婚登报”这一具有复古色彩的浪漫举动,在年轻人中悄然流行,自有其背后的逻辑。
【来源:益阳市人民政府网_部门动态】2月14日,我市有两对新人选择在《益阳日报》上刊登结婚启事,以此宣告他们携手步入婚姻殿堂的喜讯。此举引得众多网友点赞转发,人们开始重新关注这一传统形式在现代社会中的独特魅力。
北京日报客户端 晁星一段时间以来,结婚登报流行起来。报纸上“敬告亲友,亦作留念”“愿赤绳系定,白头永偕”的声明与祈愿,爱意满满,颇有分量。其实,早在民国时期,报纸就承担过宣告婚事的作用。一份20世纪40年代的湖南《大公报》上,密密匝匝排列着多对新人的订婚启事、结婚启事。
5月21日,市民唐某和胡某来到张家口日报社,领取了刊登着他们结婚启事的《张家口日报》,内容为:二人于2024年5月21日正式结为夫妻。双方将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谅互让,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特此登报,敬告亲友,亦作留念。
最近,在报纸上刊登结婚启事,在不少年轻人中流行起来。追溯过往,其实在民国时期,“结婚登报”就曾风行一时,启事既能知会远近亲友,日后也可作为凭证。如今,网友们在报纸上写上“愿赤绳系定,白头永偕”“愿修百年之好,共赴白头之约”,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了一种“复古纸质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