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这里的佛像雕刻始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历经东、西魏、隋,唐宋等朝代的装修,最终形成了今天的规模,他不仅是佛教文化的传播中心,更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审美的结晶。
车辆临近黄河时,有人竖起了栏杆不准通行,我们便沿着公路步行过去,见到公路两侧是一片大平原,栽种着花生、玉米,玉米刚刚收完,只有一部分田地里竖立着枯黄的作物,花生则正在收获,零零散散的大型农业机械咣咣咣咣作响,正在将花生从地里翻收出来,田地里没什么人,只有几个中老年人在那里忙活,刚收好的花生混着泥土,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一堆堆地胡乱堆放在马路边,也没人看管。
3月20日,记者从龙门石窟研究院获悉,该研究院考古人员在伊河龙门段河床发现一件造像残块,初步推测为一件唐代圆雕菩萨半身像。圆雕像残件。近日,龙门石窟景区伊河段排水后,河道的东半部有部分河床露出。3月18日,一名工作人员在河道中踏查石块时,发现了疑似有人工雕凿痕迹残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