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造铁路,以图自强”,这是福建人尤其闽籍华侨久怀的宿愿。陈宝琛以“集股投资,修筑闽路,振兴实业,繁荣家乡”为号召,到南洋各地向华侨募股170多万,于1907年动工修建一条长28公里,从嵩屿到江东桥的漳厦铁路。
1955年2月11日,作为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建设项目的鹰厦铁路正式动工上马。从动工到通车,仅22个月便实现全线铺就的成绩,鹰厦铁路的顺利通车和提前完成,离不开王震将军率领的13万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干部和战士的艰辛付出,也与闽、赣两省11万支前民工的积极奉献息息相关。
家父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参加了鹰厦铁路、嫩林铁路、魏塔铁路、沟海铁路、京通铁路、南疆铁路等工程施工,其中最难忘的战斗是上世纪50年代鹰厦铁路建设施工中的“5351大爆破”。
中新社福州8月2日电 (记者 龙敏)随着工作人员完成最后一次爆破施工,历时三年零六个月施工的鹰厦铁路华新隧道2日顺利贯通,标志着鹰(潭)厦(门)铁路华安城区段改造工程取得重大进展,为该段铁路今年12月具备开通运营条件打下基础。
原创:梅梓祥《鹰厦铁路》纪录片明天晚上在福建东南卫视播出,电视台约我写一篇参拍体会,这是器重我啊。于我,又是一次宣传铁道兵的机会。日子过得记不清时间了,是初夏吧,穿短袖衫,我接到福建东南卫视雷彩霞编导的电话,希望能够提供铁道兵修建鹰厦铁路的文献史料。
N海都全媒体记者 马俊杰 文/图通讯员 陆逸 潘文晖记者从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铁)获悉,28日起,鹰厦铁路开始为期两个月的集中修施工,涵盖了线路捣固、长钢轨更换、电缆迁改等多项施工项目。
1957年4月12日,随着鹰厦铁路的通车,我军在东南方向上的战略投送能力有了空前提高。1957年4月12日,虽是鹰厦铁路通车的纪念日,但此后鹰厦铁路仍然只是试运营,目的是检验工程和设备质量,解决试运营期间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
江南都市报讯 全媒体记者章娜摄影报道:2月28日,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鹰潭工务机械段开展鹰厦铁路集中修施工,保障春耕物资运输。据介绍,鹰厦铁路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铁路干线,也是春耕物资运输的重要通道。由于列车运输繁忙,线路设备已出现不同程度磨损,需要进行集中修施工。
8月2日,随着工作人员完成最后一次爆破施工,历时三年六个月施工的鹰厦铁路华新隧道顺利贯通。华新隧道是鹰厦铁路全线最长隧道,全长6921米。这也标志着鹰厦铁路华安城区段改造工程取得重大进展,为该段铁路今年12月份具备开通运营条件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摄影南局福段SS3-4117鹰厦铁路,铁道兵“七大可圈可点工程”起航之处,是铁道兵兴建的第一条填海工程线路,翻越武夷山戴云山,指点富屯溪、沙溪、九龙江三条大河流直达厦门入海,1955年10月1日,朱德为鹰厦海堤亲笔题写“移山填海”四个大字岭头——百岭之头我们本次旅程从岭头站
如今的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不仅海陆空交通高度发达,而且境内高铁联网成片,成为全国高铁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和高铁相比,修筑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坡陡弯多、列车运行速度受限的鹰厦铁路不免相形见拙。
日前,鹰厦铁路正式开始为期两个月的集中修施工,涵盖了线路捣固、长钢轨更换、电缆迁改等多项施工项目。作为新中国继成渝铁路后第二条开工建设的干线铁路,鹰厦铁路起点位于江西鹰潭,进入福建后一路越过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跨过闽江、九龙江水系,穿过杏林海湾和厦门海峡,成为福建省第一条干线铁路、第一条出省铁路通道。
18日,改建线路上运行的首趟列车通过新华安站。 胡寻风 摄18日,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改建线路开通前的施工。步杨星 摄18日,鹰厦铁路华安城区段外移工程经过6小时40分钟的连续奋战,顺利完成了南北2处接入点的轨道、接触网、通信、信号等全系统新旧设备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