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1日,“南亚区域研究的交叉学科路径”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民主楼208会议室顺利召开。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和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联合主办,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别和区域研究专业承办。
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往往能孕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前不久,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公布,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提出,“对重大原创性、交叉学科创新等基金资助项目,基金管理机构可以制定专门的申请与评审规定”。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学科交叉研究为人工智能开辟新天地10月8日,美国科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和英裔加拿大科学家杰弗里·辛顿,因在使用人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方面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而荣获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新华社西安11月4日电(记者姜辰蓉、闫馨禾)日前发布的《光子技术前沿蓝皮书》指出,全球光子技术研究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和多学科交叉的特性,尤其是“光学图像处理与机器学习”等研究主题的论文数量保持较高增长态势,这与人工智能、精密传感、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的发展需求密切相关。
日前,复旦大学现代语言学研究院、复旦大学智能复杂体系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实验室张梦翰研究团队(POPLANG)携手生命科学学院徐书华教授团队及金力院士团队在《自然-人类行为》(Nature Human Behaviour)发表题为《大规模词汇和遗传比对支持汉族人口扩张和文化传播的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
中新网上海11月3日电(记者 范宇斌)“学科需要跨界,方向需要聚焦。”中国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会副主委,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转化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樊春海教授近日在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举办“共识大讲堂·院士进社院”上如是说。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深化推进,国家政策层面对高校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高校要优化学科布局,打破传统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突出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大力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强化有组织创新,鼓励跨校跨机构跨学科开展高质量合作。
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年会开幕式。 主办方供图1998年12月,第一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历时25年,2024年1月2日,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2023年会在复旦大学相辉堂拉开帷幕,这也是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年会首次在上海举行。“我们做了25年,做得很成功。
作者:李江(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学科交叉被视为知识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因为它可以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观点、方法和工具,产生新的洞见和理论。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将原有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为新的生产方式,乌齐(Brian Uzzi)指出知识创新可以理解为原有知识的重新组配。
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相结合,高效预测蛋白质结构,助力新型药物研发;材料学、临床神经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等交叉融汇,脑机接口技术有望迎来新突破;量子计算融合了物理学和信息科学,推动计算科学的变革式发展……近年来,科学研究向极综合交叉发力,学科交叉融合成为加快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强化学科
记者 赵清华编者按:济南,这座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城市,自古以来便是文化与创新的汇聚之地。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浪潮涌动,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搭建平台,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海外学子归国来济创业,为济南的繁荣再添新篇章。
最近交叉学科,又被提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到“推动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支撑。”那什么是学科交叉呢?为啥要这么重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