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中央日报》日语版7月10日文章,原题:中国技术的逆袭,人工拧螺丝的韩国与自动工厂中批量生产的中国 位于韩国庆尚北道的A公司从2022年开始生产服务机器人,但因所需投资过大并未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取而代之的是工人在生产线上手工拧紧机器人的螺丝。
当客人走进公司,门口迎面递水的是一台人形机器人……在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乐聚机器人”),机器人已经可以跑步、跳跃,能胜任炒菜、浇花、晾衣服等家务活。人形机器人是不少科幻电影中的主角。如今,它们正走进工厂、家庭,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帮手。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书喜1到30——这是自今年3月中旬洋浦风电产业园厂房首台风电主机下线以来,截至目前组装的风电主机数量。看出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眼中的惊讶,海南洋浦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青松笑着说,“这是因为我们有‘秘密武器’。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25日讯(记者宋磊 通讯员王欣)机械大臂升起,把机器人托举到高空,在带电线缆间完成施工作业。1月24日,长江日报记者在新洲区风情大道上看到,国网武汉供电公司不停电作业中心女子带电机器人作业班正在工作。
小鹏汽车Iron机器人在工厂拧螺丝 受访公司/供图 周靖宇/制图证券时报记者 安宇飞眼下,汽车行业正掀起一场“跨界造机器人”的浪潮,小鹏的“Iron艾伦”、广汽集团的“GoMate”等人形机器人纷纷在2024年年底亮相在公众面前。
特斯拉加州工厂的流水线上,一群“新员工”正引发全球劳工组织恐慌——身高1米73、体重73公斤的Optimus二代机器人,灵活地拧螺丝、搬电池、检测电路,时薪折合2.85美元,比墨西哥工人便宜七成。马斯克高调宣布:“年底前部署超千台,制造业要变天了!
随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无人车间”“黑灯工厂”迅速增多。“机器换人”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也减少了一些企业的用工数量。人们不禁问,随着新技术迭代更新,机器会在多大程度上替代人工,对传统产业工人产生怎样的冲击?新华社记者近日到上海、安徽、四川、江苏等地调研,寻求来自一线的答案。
人形机器人赛道迎来又一家资本市场的“宠儿”。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近期宣布,成立一年时间内,完成共计7亿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商业数据网站IT桔子的数据显示,这是今年以来最大一笔天使轮融资,银河通用最新估值为35亿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