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上海工匠馆前多了三个大立柱,吸引着市民和游客的目光。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黄红表示,在万吨水压机建成投产60周年之际,市总工会建成“万吨水压机艺术装置”,希望通过深入挖掘好红色资源,建设好城市地标,以珍贵实物展现上海工业发展脉络,以艺术装置诠释工人阶级奋斗历程。
编者按:75年来,新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历史跨越,诞生了一批中国第一、世界第一。新中国创造的这些“第一”,记录着时代的风华,讲述着属于中国的传奇,成为一代代中国人热血沸腾的国家记忆,其中,也闪耀着点点嘉兴印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话剧再现了这样一段工业往事:在中国一重这个中国工业的摇篮,再次领受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在老、中、青三代工匠的共同努力下,715吨的五包钢水同时浇铸出炉,经过一次又一次完美的锻造,最终把18米长、500多吨重的转子轴心一次性打通,啃下了核电“转子”这块硬骨头。
新华社哈尔滨9月30日电 题:刘伯鸣:以工匠之心锻造“大国重器”新华社记者张玥在中国一重水压机锻造厂车间,一台20多米高的庞然大物正稳稳施压,水压机把烫得发红的巨大钢锭塑成轴、辊、筒等各类锻件,这些锻件将被广泛应用到核电、石油、化工等重大国计民生领域。操作这1.
来源:人民网-黑龙江频道人民网齐齐哈尔9月3日电 (记者杨雪楠)炙热的铁水铸造出巨大的铸件、经过大型水压机锻造、再到大型机床打磨车制。在位于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的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一重)厂区内,可以看到一件件令人引以为傲的“国之重器”最初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