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爸,都告诉你多少次了,少吃豆腐乳,你怎么就不听呢。”“没有它我吃不下饭啊。”56岁的王大叔是一位朴素的打工人,平时生活中非常喜欢吃豆腐乳,在他心中豆腐乳就是美食中的天花板。这不,儿子刚教会他网购,他就在网上买了两瓶豆腐乳。
小时候对于豆腐乳的印象,是妈妈赶集的时候买回一个坛子,而坛子里面装满了红色的豆腐乳。后来在北京学习的时候,早餐中也曾经出现过豆腐乳。那个时候,吃豆腐乳的人比较多,也是学生们的下饭神器。只不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豆腐乳在大众的眼中好像也有了一些变化。
腐乳,又称豆腐乳,是豆腐干经过发酵和腌制做成的一种大豆制品。被欧美人称之为"中国奶酪"。其实,它的营养价值比奶酪高得多。腐乳在中国已有千余年历史。制作腐乳的原料是豆腐干,制作过程相当复杂。在严格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豆腐干要经过油炸、加卤和发酵等多道程序。
在传统发酵美食中,腐乳是很受欢迎的“饭搭子”,特别下饭。外形四四方方、颜色艳丽、鲜咸微甜、香味浓郁,入口后仔细品味回味悠长。这么好吃的腐乳,关于它的“闲言碎语”也不少,比如“腐乳是霉变食物”“腐乳营养差”“吃腐乳会致癌”“腐乳是腌制品,不健康”……腐乳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内容资料来源:1. 周志强, 王宏. 胃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0, 27(02): 196-200.2. 赵美玲, 陈立功. 胃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9, 39(12): 1015-1021.3.
【粉丝来信】张国富(化名),68岁的老人,对于他的婆婆刘淑华做的腐乳有着深深的爱好。他每顿饭都要配上一些腐乳,美味的腐乳让他胃口大开,一瓶腐乳一周就被他吃完了。生活总是充满了无法预测的惊喜和磨难。一天,张国富在公园散步时突然感到胸痛,甚至失去了平衡,摔倒在公园的池塘里。
一老人常吃腐乳,却发现身体出现这样的变化!腐乳,作为一种具有浓郁风味的传统食品,常被老人们喜欢。然而,最近有一位老年人发现,自己常吃腐乳后,身体出现了一些变化,让他感到困惑和不安。那么,腐乳到底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呢?让我们来看看科学的角度。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腐乳的制作过程。
当全网都在鼓吹低盐低脂、科学配餐时,大S却因长期食用“高盐重口”的腐乳登上热搜。专家称腐乳是“健康杀手”,她却用二十年实践打脸营养学教条——**“吃腐乳不健康?抱歉,是你们不懂吃。”**这一次,我们撕开“伪科学饮食”的面具,为反叛者的餐桌正名。
天气越来越热了,凉拌菜开始大受欢迎。很多糖尿病病友喜欢用沙拉酱、芝麻酱等凉拌蔬菜,认为健康又营养。其实这些调味料,热量高,甚至还含糖,并不适合糖尿病病友吃。例如下面这几种调味料,看着清爽,其实是藏糖、藏盐、藏油大户,糖尿病病友要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