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中小学校要结合相关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按规定开足思想政治课“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模块学时。
央广网北京5月16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近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行动计划提到,中小学校要结合相关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月26日,在首都师范大学举办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研讨暨培训会上,与会专家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指出,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家校社联动治“未病”;并通过多方、多部门协同联动,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体系。研讨暨培训会现场。
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深入分析形势任务,部署发挥咨询委员会优势,推动做好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持续三年之久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人们热切期盼马上恢复正常生活,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即使恢复正常,也很难回到三年前的状态或模样。对于青少年而言,也同样如此。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于其成长成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哈尔滨工程大学始终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心理问题相结合,及时化解疏通学生心理障碍,以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为目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学生健康成长关系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今年5月,教育部启动了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重庆市合川云门中学作为一所城郊乡村学校,农村户籍、留守学生比例高,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育人的重点环节之一。为此,学校通过数字化打造了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协同管理平台,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理念、机制、项目、资源以及课程的全方位协同,形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强大合力。
来源:【中国教育报】党和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明确提出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强大的“育心、启智、养德、导行”等思政引领力,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保障和任务。
来源:【宁夏日报】心理健康指的是一个人基本的自我认知、积极情绪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即具备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意志力和成熟的行为动机。近些年,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部分学生存在情绪长期低落、成长困惑繁多、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亟需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
中国网5月13日讯 记者今日(13日)从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开展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决定在2024年5月以“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共促学生心理健康”为主题开展首个宣传教育月活动。
来源:【中国教育报】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论守护学生心理健康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呼吁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提出全社会一起努力,完善机制、加强干预,共同为学生成长护航。当前,心理健康疾病已经成为困扰各国的“全球病”。
来源:【濮阳日报】新华社5月13日北京电 (记者王鹏)记者5月13日从教育部获悉,《关于开展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近日印发,决定在今年5月开展首个宣传教育月活动,全面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理念,面向全体师生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是人生成就和幸福的重要基石。如今,心理健康问题已逐渐从成人、职业群体延伸至青少年群体,并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近期,有关学生心理健康的话题引发社会关注。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全社会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