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杨振宁离开北京去上海,经上海坐飞机回美国。在首都机场,邓稼先为杨振宁送行,停机坪上,杨振宁提出一个问题:“稼先,我在美国听人说,中国的原子弹,是一个美国人帮助搞的,他叫寒春。”邓稼先吃惊地张了张嘴,好一会儿,他说:“你先上飞机吧。
原因并非什么文化认同、意识形态、社会制度,那都是表象或借口,真实的原因是阶级——阶级这个词如今不大讲了,其本质是人们之间基于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的阶层差异,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经济,而人的的一切行为归根到底都是由经济行为决定的。
记者去过许多次安庆,报道其悠久的历史、厚重的人文……但这次,是为寻找一个人。邓稼先出生在安庆怀宁,仅8个月大就随家人迁往北京。比起他一生“征战”过的新疆罗布泊、四川绵阳等地,家乡给他留下的记忆并不多。在有些“陌生”的故乡,找一位“少小离家”的故人,很难吧?
来源:【人民周刊】2024年6月25日,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邓稼先“百岁”诞辰。邓稼先是我国科学家的代表、科技工作者的榜样。爱国、求实、奉献……他的一生,是对科学家精神的生动诠释。郭曰方(左)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现场。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从前,车马慢,书信远,写信、寄信、等信、读信,人们用十天半个月来完成一个回合的思念。如今,书信早已不再是通讯首选,而是成为了见证历史的温暖印记。展开一张张泛黄的信纸,凝视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语,思念有了形状,情怀得以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