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你是老汉中人,家里一定使用过高家岭的陶器,如缸、盆、罐、泡菜坛子和碗,记忆最深的是该是泡菜坛。老旧的厂房里,阳光从大门里倾泻进来,陈显文把一捧和好的黄泥堆在一个可旋转的圆盘上,用一根木棍飞速地搅动木盘,待转盘到达一定的转速后,丢下木棍,双手捧住黄泥,两个大拇指扣住泥芯,旋转中的黄泥先形成一个碗状,然后双手逐渐收拢,由下自上滑动,待转盘停止转动,一件腰鼓状的陶罐便跃然盘中,古朴而庄重。
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9月28日,自贡荣县2023年“陶韵荣州·陶行天下”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接下来,将开展“荣州陶”系列作品欢乐拍活动、“荣州陶”系列作品欢乐套圈等一系列活动,持续到10月底。活动现场活动中,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陈富强、荣县土陶创意园首席大师刘勇分别作交流推介。
自贡网记者 周姝如今,无论是老手艺跨界创新,还是非遗走进学校课堂,亦或是非遗文创产品圈粉年轻人……近年来,我市切实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力度,一项项非遗在人间烟火中延续着自己的生命,从“展品”变“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中国(西部)陶都”自贡荣县,58岁的吴贵文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制陶艺人。他凭借着对荣县土陶的热爱与执着,在传承和发展荣县土陶技艺的道路上默默耕耘,为这一古老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吴贵文与土陶。
泡菜产品以发酵产生的独特风味,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但我国泡菜总体上仍然存在加工现代化程度较低、高端泡菜产品研发不足、文化挖掘与传播不足等问题。制定实施行业标准、加强行业自律、加大研发投入、寻求差异化竞争等措施,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持久动力。
自贡网记者 罗乐 图/文土陶,是一门泥与火的艺术。荣县土陶制作艺人把看似普通的陶泥玩转于手掌之中,千变万化,随意塑形。其产出的土陶制品既经济又实用,且具有其它材质不可替代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如今更被赋予了艺术价值。
在被誉为“中国(西部)陶都”的荣县,58岁的吴贵文以其对土陶的热爱和执着,默默耕耘在荣县土陶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之路上。自幼对制陶技艺抱有浓厚兴趣的他,从16岁起便师从当地老陶工,潜心学习每一道工序,从揉泥、制坯到拉坯成形,无不追求极致。
来源:【天府融媒】“中国泡菜看四川,四川泡菜看眉山。”在眉山,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泡菜坛,餐桌上总是摆放着一碟小泡菜。产自东坡区的东坡泡菜传承千年,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展,如今它不只是一道佐餐小菜,更是一道产业大餐。
徐振宇 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11月19日,从第六届中国四大名陶(4+N)钦州展的颁奖晚会传来好消息——中国西部陶都自贡荣县送选、由丁玉蝶创作的手绘花器《踏雪无痕》夺得金奖,刘勇创作的陈设器《五福临门》获得铜奖。此次展会上,荣县土陶亮相成为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