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政权的第一手史料,也就是南明政权内部的政府官方文件到今天可谓是十不存一,这也就导致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明朝历史人物,他们的清晰面貌并不能为我们所知,比如李定国,我们可以确定李定国部作为一支南明正规军其内部要正常运转,必然会有大量的文件,但是由于南明政权的最终灭亡,加之战火的毁灭,可以猜测一下,这些一手史料有很多都遗失了。
想起看明清史料的时候看到一则有关明清战争双方情报战记载“虽今衡州有征广之定南王藩在也,今贼中逃回者曰,逆谍剃发入我营间,探知王兵非满兵也,剿广西非剿湖南也,狡贼剃发而侦我兵之虚实易,我兵欲假扮而入贼中之细探难也”大致意思就是明军间谍只要换个发型就能轻而易举地潜入清军大营之中,而清
清军入关时,汉族的官僚为什么能心安理得的投降?因为在他们的眼里,归顺清军那个不叫投降。比方说像毛云一写的《平寇书记考》,还有姚康撰写的《太白剑》,这两本书,按照他们的理论来看,你指望像郭子仪、李光弼这样的将领呢,完全不够。
副标题:清朝历史杂谈25-明朝的大学士投降满清进而成为清朝的大学士,这种人在教科书上不会提,在辫子戏中不稀罕有,但他的故事却发人深省。朋友,如果您有机会去到故宫博物院,会发现馆内多处珍藏中的其中一幅字,是为《兰亭集序》。
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提起明末的历史,我想任何一个有识之士都会恨得牙痒痒,怎么会有内斗如此严重的朝廷,清军都打到家门口了,各路朝廷还要争谁才是正统,各个大臣依然要搞天启年代的党政,不死不休,看的令人血气翻涌,我的大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