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需要人形的机器人?围绕这一问题,《锚点》与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机器人顶会IROS 2025大会总主席王贺升展开深度对话。王贺升指出,人造世界里的任何东西都是为了人的方便来做的。如果有人形机器人,即便不对环境进行大规模改造,人形机器人也能更容易去适应。
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沈春蕾2023年12月29日,香港交易所迎来一位特殊的敲钟人——人形机器人Walker S。它和主人——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必选)董事会主席周剑一起敲响开市锣。
最近,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的社交账号更新了一段视频。这次的主题是:“每天散步有助于清空你的情绪”。画面中,夕阳的余晖洒在Optimus的金属外壳上,它凭借双臂的摆动,轻松攀爬一个陡峭的山坡。更令人惊叹的是,它在下坡时还能以小跑的方式优雅地完成动作。
9月5日至7日,2024外滩大会在上海黄浦世博园区开幕。大会期间,优必选CBO谭旻接受了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的专访,优必选是港股上市公司“人形机器人第一股”,还在今年8月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首次展示了“人形机器人工业场景解决方案”。
眼下,人形机器人备受各方瞩目。美国企业家马斯克预测,未来人形机器人的数量将远超人类。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不看好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声音,如人形机器人操控起来不如非人形机器人方便,不少技术难点也有待突破。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为什么需要长成人形的机器人?
在科幻作品中,人们对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有无限遐想:它们是家居护理的温情陪伴,也是抢险救灾的英勇尖兵,以超智能之姿与人类并肩同行。近年来,在人工智能、大数据、高精度传感器以及先进材料等技术的强力支撑下,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迎来巨大飞跃,开始深度融入并改变人类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
在电影《终结者》系列中,T-800 等具有人类外形的机器人,凭借强大的战斗力和复杂的情感设定,成为了科幻电影的经典形象,也让人形机器人的概念深入人心 。如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曾经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人形机器人,正逐渐从银幕走向现实,成为全球科技领域的焦点。
中新社上海7月5日电 (记者李佳佳)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正在上海举行。人形机器人堪称本次大会最大看点。步入上海世博展览馆中厅,由18台人形机器人组成的“十八金刚”阵列最为吸睛。
继大模型后,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成为车企追逐热点。近日,广汽集团发布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计划2025年实现自研零部件批量生产,并率先在广汽传祺、埃安等主机厂车间生产线和产业园区开展整机示范应用。广汽集团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