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社会中,老百姓的难事是一个复杂而又敏感的话题。当我们面临困难时,找谁最有用?政府、社会组织还是个人力量?让我们一一探讨。首先,政府在解决百姓难事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国家的行政机关,政府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权益的职责。
从前有个人,他不管什么事,都有困难就找政府,有活干就找政府给找活干,没饭吃找村委会蹭饭吃,没水喝就堤个大桶去接人家饮用水,家里没盐没米也找他弄,反正直要一有困难就他们,打架输了找警察,骂街骂不过也找警察评评理,村里人家家户户都知晓,他们问你为什么有事没事找他们,他说你们没看他贴的大广告,上面可是;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韩锋光“真没想到,打个电话给工会,我的工资问题就解决了!职工维权找工会,是真管用!”不久前,职工李某在拿到被拖欠的150元工资后,高兴地对身边人说。
近年来,毕节市公安机关牢固树立“做实民生警务,守护一方平安”理念,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践行“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工作模式,大力实施主动服务、预防警务,从做好具体民生小事入手,持续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走四百”(即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是街道社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走访是居委干部必修的基本功,也能更直接了解居民的需求和困难,及时处理安全隐患和突发事件,从而提升居民的社区安全感和归属感。
10月11日,在北京经开区的北京市市民服务热线中心,宽敞的大厅整洁干净,上百位戴着耳机的话务员们正在礼貌、高效地记录着来自全市的热线电话。据介绍,北京“市民热线”目前拥有750席,1700余名话务员,实现了电话、互联网、微信、微博等多渠道服务。
郑健潮。“潮哥,前几天新来了几个外地人租房”“最近来店里吃饭多了些新面孔”“阿潮,能不能帮忙解决一下我们邻里之间问题”……2012年,郑健潮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为了一名公安干警。至今十二载,他一直在派出所工作,忠诚履职尽责,守护百姓安全,及时回应、帮助大家解决烦忧。
“有问题,就拨打12345。”近年来,为第一时间倾听百姓声音、回应群众诉求,各地设置了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并将热线号码统一归并为“12345”。“12345”为群众提供了线上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渠道,成为各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好帮手。
中新网江西横峰4月3日电 题:江西横峰:“E呼即办”热线交出暖心民生答卷作者 姜涛 阎叶美一个城市的温度,在于每一个市民的“呼声”都能被听见,都能得到重视。位于赣东北的横峰县就有这样一条代表城市温度的热线——“E呼即办”。
来源:【运城日报-运城新闻网】记者 苏黎原 见习记者 徐帆扬 杨涛安近日,司法部在北京召开全国法律援助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盐湖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郭继红作为我市唯一的获奖者捧回奖状,第二次获得这一殊荣。
在佳木斯市智慧城市运行指挥中心有一块属于12345热线的阵地。这里,看似低声细语,却通过电波解决上万件百姓急盼愁事;这里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百姓的心。佳木斯市委市政府高位推进12345热线建设,始于企业群众需求,止于企业群众满意。
“小区垃圾桶垃圾堆成山,需要清理!”“小区15栋一单元厨房下水总是堵塞,出现返水外溢的现象……”居民的呼声,就是行动的指令。作为连接党和政府与百姓民生的重要桥梁,“12345”政务服务热线在基层治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