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11日电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11日表示,落实养老机构老年人分类分级的健康服务,为老年人配备必要的血氧仪和吸氧设备,做到养老机构内的黄色、红色标识重点老年人给予重点关注和老年人重症前期的“早识别”。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1月11日)15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一级巡视员李健介绍:全国目前共有4万多个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220多万,多数为失能、高龄、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容易发生聚集性感染而且老年人感染后重症风险高。
“王大伯,您上午体检做出来的肝脏B超有点问题,需要到上级医院再进一步确诊......”近日,企业退休的王大伯在西湖区文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时被发现肝脏有多发稍高回声团。体检科立即进行了回访,获得病人及家属同意后,迅速与杭州市中医院对接。
滨州市坚持将老年服务作为品质滨州建设的应有之义,作为民生品质更稳的有效抓手,盯紧老年人就餐需求这一“天大的事”,健全完善配套政策,深化服务方式改革,构建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保障基本、适度普惠”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
如果说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是养老服务中的重点难点工作,那么困难失能老年人照护就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在14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省民政厅副厅长王树山就经济困难的失能老人的照护工作开展情况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记者 王君 通讯员 吕奕10月22日,济南市民政局联合市委政法委、市文明委、市教育局等8部门制定出台《济南市特殊困难老年人分类分级探访关爱和委托服务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济南市将逐步建立“3+3+8”探访关爱服务工作机制,实行差异化、多元化、定制化服务,让关爱变得更有品质、有
鲁网12月25日讯(记者 王玉龙 朱桐震)民政事业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彰显着社会的良心、坚守着道德的底线、体现着文明的传承。今年以来,潍坊市民政局做好兜底性养老服务,努力把包括困难群众、残疾人等在内的各类群体的切身利益保障好、发展好。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近年来,薛城区积极探索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差异化需求 ,根据老人的意愿、年龄、居住状况、身体状况以及生活状况等基本信息,将探访关爱服务对象分为重点人群、次重点人群、一般人群等三类人群,对特困供养人员实施“3+4”分类分级探访关爱机制,实行差异化、多元化、定制化服务,让关爱变得有
今年,杨浦区民政局、区卫健委、区中心医院共同携手探索“医养结合服务共同体”新模式,聚焦养老机构老年人就医问题,建立“指导-巡诊-检查-转诊”长效机制,持续优化养老服务资源供给,为住养老人疾病会诊和外出就医提供绿色通道,实现小病不出院,大病有绿通。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发布会现场。川观新闻记者 李丹 摄影 华小峰12月1日,省政府新闻办举办“四川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解读今年10月底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四川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来源:【宁夏日报】“最近呼吸道疾病高发,一定戴好口罩!”“您今天按时吃药了吗?出去活动的时候,要穿暖和。”近日,宁夏德合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郝红平和往常一样,在养老院挨个查房。“我们要守住这片老年人的‘温暖港湾’,让老人们平稳过冬。
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今天发布了《关于做好202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2024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再增加5元,达到94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既是“家事”,也是“国事”。近年来,南京市着力破解特大城市养老难题,千方百计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不断提高老年群体的幸福指数。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9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发布的《关于做好202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再增加5元,达到9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