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没有什么事情是一成不变的”,教育亦是如此,尤其是学生所学的课本教材,只有不断的变化才能够更符合学生的成长脚步,但自“毒教材”一事后,很多家长也变得“杯弓蛇影”,对教材的内容也更为重视,生怕教材的内容、插图等方面,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与三观。
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里,收录了李绅的《悯农》:尤其是那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被无数代人传唱,同时告诫我们要爱惜粮食,不要暴殄天物。因为《悯农》,后世人对李绅的印象一直是体恤百姓的伟大诗人形象,但历史中的李绅却有着不堪的一面。
这两首诗诗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大致创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年年,当年的李绅应该才27岁,当年的他应该还未中进士,年轻的李绅应该还是很有政治情怀的,目睹农民辛苦劳作却活得困苦不堪,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下了这千古传诵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