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黄河大合唱》1939年,由我校杰出校友、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光未然作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的民族交响史诗《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中华民族象征,从延安窑洞传遍全国,激励了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奋起抗争、保卫祖国。
来源:【湖南日报】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2日讯(记者 龙文泱 通讯员 李倡平 摄影 陈立健)10月1日晚,湖南省歌舞院合唱团“我和我的祖国”赴瑞士日内瓦维多利亚音乐厅专场演出回国展演在湖南音乐厅上演,为新中国75周岁华诞献礼。
作者:刘妮(延安革命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85年前,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的《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次唱响。从此,这部旷世经典以其超越时空的艺术感染力,在中华大地、世界各地被广泛传唱。这部作品缘何能诞生于延安?又为何能够成为时代战歌而经久不衰?
极目新闻记者张盼通讯员魏永权 陈新志“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大合唱》是老河口籍诗人光未然填词创作的一部红色经典名作。在湖北襄阳老河口市,《黄河大合唱》人人都会唱爱唱,几岁的孩童都能哼唱这一乐章。
只用六天时间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这部作品共有八个乐章: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第二乐章《黄河颂》,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第四乐章《黄水谣》,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第六乐章《黄河怨》,第七乐章《保卫黄河》,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
【原文】黄河颂(光未然) (朗诵词)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6月30日晚,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济南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盛世华章·乐响泉城 济南市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主题音乐会·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钢琴协奏曲《黄河》”在山东省会大剧院成功举办,本场演出由著名指挥家郑健执棒,特邀钢琴家孔祥东,著名歌唱家孙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成都7月11日电 (记者刘海天)“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今日上午9时30分,随着一镜到底预告片的播放,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主播环保公益行──“走进母亲河·唱响黄河颂”大型诗会,在万里黄河入海口──山东东营开始举行。环保公益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