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的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所产生或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及癌基因产物等。那么问题来了,肿瘤标志物,是否查得越多越好?查完肿瘤标志物,就可以排除肿瘤吗?
正常值 0 ~ 8.1 ng/mL,在原发性肝癌中特异性很高,阳性率达70%。在排除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瘤和妊娠情况下,血清定量测定 AFP > 400 ng/mL 持续四周,或是 > 200 ng/mL 持续八周,可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近年来,随着大家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在每年的常规体检的套餐里,肿瘤标志物也是必含的体检选项。2023年4月15日-21日是我国第29个“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癌症防治 全面行动——全人群 全周期 全社会”。
@嘉定的小伙伴们,看过来。相信不少人在拿到体检报告时,面对各类数值,总有不少疑问:检查报告单的诊断提示是什么情况?我的身体状况到底怎么样?嘉定区融媒体中心与仁济医院嘉定分院(嘉定区中心医院)推出“体检报告解读”系列,就常见问题进行专业解答。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在医院的血液检查中有一项为“肿瘤标志物”,不少群众疑惑是否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得了肿瘤?肿瘤标志物指标正常,就能排除患癌?专家表示,临床中肿瘤标志物只是一个监测指标,并不意味着跟肿瘤划等号。据了解,不同的肿瘤标志物所对应的肿瘤位置和类型是不一样的。
作为癌症的一项重要的筛查指标,肿瘤标志物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也被加入样目繁多的体检套餐中。门诊常会遇到患者拿着体检报告前来咨询,“医生,我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我是得癌症了吗?”实际上,肿瘤标志物并不像它的名字那样,“异常≠癌症”,它的意义比大家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来源:【北京市垂杨柳医院】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细胞或机体因肿瘤产生的物质,具有早期发现癌症、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预后的作用。不同癌症与特定的肿瘤标志物相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肿瘤标志物:- 癌胚抗原(CEA):常用于结直肠癌、胃癌等消化道肿瘤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