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民阅读大会丨梯田边上的《诗经·豳风·七月》梯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物人们依山就势构筑堤坝,涵养水源,生产粮食久而久之留下完整的农耕痕迹《四季生产调》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州是哈尼族对千百年来梯田农耕生产生活经验总结的精髓2006年5月20日《四季生产调》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
这一阕是《豳风·七月》的第二阕,这一阕叙述的是春天采桑的情景,一上来就是“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也是第一阕的起始句,放在第二阕中,仿佛有点突兀,貌似和后面的内容没有什么联系,但是,恰恰相反,这一句和后面的内容是紧密相关的,因为这一阕中描写的采桑叶,就是“九月授衣”之“衣”的肇始,采摘桑叶来喂养蚕蛹,然后,等蚕吐丝之后,才能织锦制衣。
团结读书会,是团结报社媒体深度融合的又一标志性产品,自2021年启动以来,活动和民主党派组织自身建设紧密结合,以读书学习提升履职水平、促进凝聚共识,在坚定信仰上扎根,在理论领悟上用心,在学以致用上发力,在解决问题上见效,体现了主题的契合性、联络的精准性、领读的权威性、共读的广泛性、传播的有效性。
【领读人】 黄震云,文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任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中国辽金历史暨契丹女真史学会副会长、辽金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行为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会理事等,出版《先秦诗经学史》《汉代神话史》《历代名画与考古研究》等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500余篇,在海内外学术界有一定地位和影响。
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正在上映,其中具有《诗经》气质的配乐引发网友热议。比如这一部的女主人公邓婵玉的配乐歌词,“有女怀春,河水其泱,何不同舟,共泛水中央。”再比如西岐百姓围着篝火跳舞歌唱,“适此乐土,我居我处。乐此乐土,我守我护。
翻开一本《诗经》,放眼望去能发现各种各样的蔬菜,什么荇菜、卷耳……我们只觉得名字美丽,却没意识到,这些都是古人常吃的蔬菜。 其实,这样的食材有很多,它们出现在各种史书、诗文里,却很难会出现在我们今天的菜谱里。 它们曾经如何走上餐桌,现在又为何退出了呢?
央视网消息:7月6日22时20分,我们将迎来小暑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将由此进入潮湿闷热的炎热夏季。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东汉刘熙所著的汉语字源著作《释名》中对“暑”字有形象化的解读:“暑,煮也,热如煮物也。”而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也将在小暑节气内到来。
故宫博物院正在展出“众生百态——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继第一期关注庙堂、第二期关注林泉,第三期关注的是市井,辛勤劳作的农夫织妇、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贩、插科打诨的杂剧艺人,汇聚成一幅活泼幽默的风俗长卷。
【来源:新甘肃】《诗经·豳风·七月》里写道:“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凌阴”是专为天子储藏冰块的地窖,负责管理藏冰事务的叫“凌人”。《周礼·天官·凌人》明确了他的职责:“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