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有八大行星,除了金星和水星之外,其他的行星都有自己的卫星,在它们中,月球显得很是另类,测量数据表明,月球的体积约为地球的49分之1,质量约为地球的81分之1,这样的比例远远超过了其他的卫星,所以这就很容易令人产生疑惑,月球作为地球的卫星,是不是太过巨大了?
在地球的夜晚,月球无疑是天空中最明亮的天体,它对于地球生命来说意义重大。月球是太阳系200多颗行星卫星中第五大的天然卫星,它的大小只比水星小一点,对地球而言它简直就是一个巨无霸,地球怎么会拥有一个这样天然卫星呢?
首先要位于宜居带内,只有位于宜居带内的行星,才能够获得适当的光照,就像地球一样距离太阳位置不远不近,这样保证了地球上有适合生命生存的温度,就拿金星来说,和地球在外形上极为相似,但距离太阳过近,其表面温度高达460摄氏度,试问在这样的温度下,生命还能诞生吗?
月球,即地卫一,俗称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直径/略大于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约为地球的1/81,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它是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也是太阳系内密度第二高的卫星,仅次于木卫一。
从古至今,人类对月亮的好奇心一直都很大,古时候由于人类的科技不够发达,古人一直都认为月亮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在古代有嫦娥奔月、广寒宫等众多神话故事,古时候人类一直都相信地球是唯一的世界,认为月亮和太阳都在围绕地球转动,当时地心说成为了主流说法,地心说最早是由托勒密提出来的,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其它天体都在围绕地球转动,地心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宇宙模型,可以说是第一个太阳系模型,虽然这个理论在现在来看是错误的,但是在当时该理论还是比较符合当时人类的天文观测。
据天文科普专家介绍,明亮金星与一弯新月将于7月20日即今晚相合,这是今年以长庚星姿态出现的金星最后一次与弯月相会。只要天气晴好,我国公众凭借肉眼就能欣赏到这幕“星月童话”。当金星清晨出现时,人们称它为“启明星”或“晨星”;当它黄昏出现时,人们称它为“长庚星”或“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