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地都被占了,不是荒地,都是粮田,我们这都是亩产一千四五百斤的,搞光伏的人自己种了!3月25日央视报道:湖北安陆市一些乡镇打着“农光互补”的旗号建设光伏电站,不仅侵占基本农田还把花费八百多万,建成没两年的高标准农田推倒建成了光伏电站。
近日,陕西渭南澄城县赵庄镇有村民在社交平台爆料称,樊家洼村的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涉嫌造假,疑似套取国家专项资金。这些水利设施仅有出水桩,出水桩下方是水泥墩,既没有水泵房,也没有引水管道,甚至连电线都未架设,“用一段水管套一段水泥墩埋地里,就成了抽水井”。
在看看新闻记者的暗访中得知,他们这些地,在没有建设成高标准农田之前,是可以灌溉的,建成之后,机井却是无法通电的状态,一些农民无奈之下,用自己的电动车接电源,一天能灌溉个 2 亩左右的地,还有些农民因为需要自己接电线,这样种地成本太高,他们还在犹豫要不要去买电线。
记得老辈人常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可现在呢,咱们这饭碗里的粮食,差点儿就被那些挂着“高标准”羊头卖假肉的给坑了。这个事在央视《焦点访谈》一曝光,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都发话了,就一个字——“查”!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弯弯绕绕?
点击观看视频近日,陕西渭南澄城县赵庄镇有村民爆料,樊家洼村的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涉嫌造假,出水桩下方不接水管而是水泥墩。该村民称,他只确认了附近的十多个出水桩,其中9个存在这样的问题,只有3个能正常出水。
5月23日,地处渭北旱原的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半个多月没下雨了,田地干渴。赵庄镇樊家洼村多位农民表示,考虑到种田收益和抽水费增加的成本,他们不愿用新建的农田水利设施浇灌。这容易为水利设施造假提供可能,因为没人用,造假就难被发现。
记者近期深入一些农村地区调研发现,部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由于规划不合理、投入偏低、不重视运营管理等原因,导致部分地区建设标准“缩水”,损伤农民种田积极性。受访专家表示,建设高标准农田需从“建、管、用”方面理顺机制体制,确保“沃土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