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本报北京1月22日电 (记者吴月)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聚焦中小学科学教育重点工作,提供了具体实施路径,提出了明确意见建议。针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科学类课程教师等不同主体,分别明确了工作内容。
本报北京1月22日电(记者吴月)记者从教育部获悉: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聚焦中小学科学教育重点工作,提供了具体实施路径,提出了明确意见建议。针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科学类课程教师等不同主体,分别明确了工作内容。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1月22日讯(记者 林焕新)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部署和《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
央广网北京1月22日消息(记者 冯仪)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部署和《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来源:新华社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记者徐壮)记者22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工作指南提出,根据教学需要配齐配足小学科学教师,推动实现每所小学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类背景的硕士学位科学教师,确保每所学校至少有1名科学副校长。
1月22日记者获悉,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聚焦完善科学类课程体系建设,改进和创新教学体系,整合校内外各类实践场所和资源,推动“大中小纵向衔接”“校家社横向联动”等重点工作,并针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科学类课程教师等不同主体,分别明确了工作
阅读科普书籍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够提升其综合素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教育部办公厅前不久印发的《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指出,要更加重视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要提高科学类图书比例,遴选适应不同年龄、覆盖不同学科、反映时代特征的科普图书。
今年以来,保障体育活动时间、学籍管理等多项教育新规出台。近日,伴随着全国各地学校开学,多项教育新举措也陆续落地。新学期将迎来哪些新变化?课间加长至15分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开学第一天,不少学生发现,和过去相比,课间休息时间发生了变化,10分钟课间加长至15分钟。
为保障2025年春季幼儿园新生顺利入园昆明市西山区妇幼健康服务中心于2月17日正式启动新生入园健康体检工作此次体检是孩子入园前的必要环节旨在全面评估幼儿健康状况确保校园公共卫生安全本次健康体检内容包括身高、体重等多个方面,目的是全面评估幼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开学啦近期,全国各地学校陆续开学今年1月以来学籍管理、保障体育活动时间等多项教育新规出台新学期、新气象这些变化与校园生活息息相关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制定了两步走时间表和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