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江西、安徽、湖北、湖南等地农业专家齐聚江西省鄱阳县再生稻试验田,对其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长江流域再生稻产能提升和优质高效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项目”进行测产验收,再生稻头季产量有望突破新纪录。什么是再生稻?请听专家的讲解。
潮新闻 执笔 何冬健8月,杭州建德市乾潭镇千亩高产高效示范田里的再生稻迎来头茬成熟期。记者 林云龙 拍友 盛晓玲 摄这些年,一种特别的水稻,频繁出现在中央、国家部委的文件里——再生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南方省份发展多熟制粮食生产,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再生稻。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南方省份发展多熟制粮食生产,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再生稻。作为全国粮食的主产区之一,目前全省再生稻推广面积超200万亩,推广再生稻种植不仅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收益,也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董旭明 拍友 段高伟 朱忆静 摄8月7日,杭州种业集团籼粳稻杂交稻品种“浙杭优820”再生稻现场观摩暨“头季”实割测产在金华技术开发区汤溪镇等地举行。经测产专家现场认定,“浙杭优820”再生稻(头季)平均亩产658.26公斤,两季亩产可达1000公斤以上。
封面新闻记者 徐庆晚秋又迎稻飘香,颗粒归仓好“丰”年。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潮河镇五谷寺村中稻再生稻“吨粮田”示范片,一穗穗成熟饱满的再生稻随风摇曳、满目金黄。10月10日,全国再生稻生产现场推进会在泸县召开。
连日来,在全国产粮大县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农户们正在抢抓晴好天气收割成熟的头季再生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南方省份发展多熟制粮食生产,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再生稻。什么是再生稻?种植现状如何?发展前景怎样?记者走进较早种植再生稻的江西各地进行了探访。
近日,鄱阳湖畔的江西省都昌县6万亩“再生稻”迎来丰收季。在都昌县蔡岭镇杨湾村金黄色的稻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正在收割“再生稻”。“再生稻”是一种“利用收割后的稻茬继续发苗长穗”的种植模式。头季收割之后,留下三分之一左右的原稻桩,进行施肥,让它继续生长,稻茬重新发苗结穗。
6月是水稻分蘖的重要时期。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千山红镇的全国首个再生稻无人农场。透过指挥大厅的屏幕可以看到,稻田里一台台智能农机在田间大显身手,自动出库、下田,自动播种、插秧……现场几乎看不到工作人员的身影。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特约通讯员 唐兆权近日,在内江市威远县严陵镇建利村,村民冷待华正在为收割水稻后的稻桩施肥料。按照农艺师传授的技术,他正抓紧田间稻桩管理,为再生稻的高产做准备。据介绍,再生稻是利用水稻收获后的稻桩,继续田间管理,使其萌芽生长为成穗的再次季水稻。
来源:【华声在线】华声在线8月6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成辉 实习生 唐洁颖 通讯员 刘友琼)种水稻就像种韭菜,割完一茬还能再收一茬,播种一季可实现双收。眼下,湖南再生稻头季正在收割中,各地再生稻喜获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