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是挽救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生命的有效手段。经过多年努力,我国逐步形成符合国情、文化和伦理,涵盖器官捐献、获取与分配、移植临床服务、移植质量控制和全过程监管五个方面工作体系。器官移植质量和技术能力也同步增长,一些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进一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传播“自愿无偿、高尚利他”的人体器官捐献理念,做好新形势下人体器官捐献的宣传动员工作,10月9日,由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河南省红十字会主办,安阳市红十字会承办的“生命之约·大爱传递”河南2024年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宣传季活动在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佐村镇香溪村,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村里七旬老人金茂根离世后捐献遗体,践行了其生前签署的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志愿登记书,这一善举照亮了整个村庄,引出一段段生命延续与大爱的动人篇章。
2024年10月,52岁的宋丹维女士因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后发展为缺血缺氧性脑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父亲根据她生前意愿,作出同意器官捐献的决定。经过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器官捐献获取组织(OPO)评估跟进,宋丹维女士顺利捐献1个肝脏、2枚肾脏和1对角膜。
遗体捐献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对医学教育、临床医学和科学研究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培养合格医务工作者的重要基础保障,也是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科研创新的重要基石,对促进医学科学事业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意义重大。
在医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体器官捐献成为了拯救生命、延续希望的重要途径。然而,尽管我国拥有十四亿多人口,但登记人体器官捐献的人数却仅为703万,这一数字相对于庞大的总人口来说,显得尤为不足。那么,其他国家的人体器官捐献情况又是如何呢?
游湘萍的家属完成器官捐献相关流程红网时刻新闻10月18日讯(通讯员 李钊 王耀磊)10月17日21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手术室,正在进行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两台肾脏移植手术同时进行。接受移植的是两名尿毒症患者。18日凌晨2点,手术成功完成,两位患者将重获新生。
10月13日上午,由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市红十字会、市委文明办主办,市红十字会“三献”知识宣讲团、龙岩市新罗区壹公益社会工作发展促进中心承办的“生命之约·大爱传递”环湖接力公益行暨人体器官捐献集体志愿登记活动在龙津湖公园顺利举办。5个志愿服务组织的近百名志愿者参与活动。
怀化日报全媒体讯10月16日,由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处、怀化市卫生健康委主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和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共同承办的器官捐献主题宣传OPO下基层怀化站会议在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举行。会议开幕式由怀化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滕绪国主持。
来源:【华声在线】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段涵敏 周阳乐 莫成 通讯员 李钊 武海亮她的职业生涯中,无数日夜坚守在岗位上,与医生们一起从死神手中夺回垂危的生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以另一种方式继续着自己的使命,完成了最后一次“救死扶伤”。
在岳阳,有这样一对母子。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性中最温暖、最无私的一面。他们毅然投身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志愿者行列,背后的故事如同一束暖阳,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1月7日,陈滢终于在网络上成功注册成为一名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